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1402章(1 / 2)

加入书签

他顿了顿,又道:“你不会是因为郭图之死,对朝廷的做法不满吧?”

荀彧眉头紧皱。

昨天与天子见面,谈得不愉快。今天与杨彪见面,谈得又不愉快,让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想错了,否则怎么会如此艰难?

天子英明神武,杨彪老成谋国,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事,他一向也这么认为。要他说这两个人都错了,只有他是对的,他真没这个自信。

杨彪也看出了荀彧的动摇,放弃了今天就与荀彧深入探讨的打算。

“文若,你也不用急。既来之,则安之。先四处看看,等其他人都到了,再讨论不迟。这一次,我们不怕花时间,一定要讨论个结果出来。”

荀彧点头答应。

杨彪又道:“过两天有荐书会,就在弘农王夫人的印坊,你参加吗?”

“应该会去的。”荀彧有些心不在焉的说道。“杨公这里有罗马的资料么?我想多了解一些那个罗马皇帝塞维鲁。”

“没有。你可以去兰台看看,那边资料最全了。”

“多谢。”

——

辞别了杨彪,荀彧转身去了兰台。

兰台令史王粲很热情,拿出了不少与塞维鲁有关的资料。大部分资料都是最近刚收集到的。正如荀文倩所说,塞维鲁与董卓类似,篡位也是不久之前的事,相关的消息刚刚传过来。

王粲与荀彧聊了一会儿,很自然地提起了钟繇。

如今的兰台虽然不干涉政事,只专注研究学术,但他人在行在,朋友又多,消息还是很灵通的。钟繇在渤海仕途不顺,有意重返朝廷的事,他自然也听说了。

作为曾在上党寄寓的游士,他想还钟繇一个人情。

荀彧也有这个想法,只是不那么迫切。他已经和荀谌联系过,讨论过他们回朝还是出海的事。在他看来,汝颍人在朝中势力不弱,就算钟繇、荀谌等人回来,意义也不大,反倒可能引起天子的警惕,不如出海辅佐袁熙,自闯一番天地。

荀谌回复说,他自己无所谓,但钟繇对袁熙极端不看好,不愿意在袁熙身上浪费精力。而且钟繇年经也大了,留恋乡土,宁愿返乡耕读,也不想出海。

荀彧能理解钟繇的心态,但是如何才能让他返回朝廷,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他原本想借着这次觐见的机会,向天子进言,结果一见面就谈崩了,根本没机会开口。

看到王粲,荀彧突然觉得,或许王粲比他更适合出面。

近朱者赤

荀彧没有直接和王粲说,只是将自己了解的情况转告王粲,并委婉的透露了钟繇的心态。

王粲是聪明人,闻弦音而知雅意,知道荀彧难办,要自己出面。

他也没把话说死,只是说最近收集党人资料,有些事搞不清楚,正想和钟繇联络,看他能不能提供一些信息。

荀彧心领神会,顺势说起了党事。

收集党人资料的事一直由兰台负责,但之前的兰台令史蔡琰是天子文胆,执行的是天子意志。如今由王粲继任,多少有些不同。

王粲的祖父王畅与李膺、杜密齐名,并列八俊,是著名的党人魁首。

由党人子弟来编著《党锢列传》,让很多党人都松了一口气,包括荀彧本人在内。他们不觉得王粲是那种为了奉迎天子,刻意污蔑党人的人。由他主持的《党锢列传》至少能保持公正立场。

由此可见,杨彪认为天子对党人没有恶意,也有王粲出任兰台令史的原因。

王粲也深知这一点,并以此自许。

他告诉荀彧一件事,窦武的孙子窦辅找到了,人在零陵,不久前刚被举为孝廉。之所以在零陵,是因为窦武的弟子胡腾。

胡腾是桂阳人。窦武被杀时,胡腾带着窦辅逃出洛阳,隐居在零陵。中平元年,黄巾起,党禁解,胡腾却没有急着回朝,甚至没让窦辅露面。直到骠骑将军张济回朝,丁冲主事,胡腾才觉得安全了,带着窦辅露面。

荀彧很兴奋。

“天子听说窦辅的事,有何反应?”

王粲眨眨眼睛。“没什么反应,只是问了几句。”

荀彧有些失望,却也没有多说什么。他能理解天子的反应,毕竟窦武被杀就是在孝灵帝登基之后不久的事。就算孝灵帝当时年幼,为曹节所欺,后来年岁渐长,依然不肯解禁也是事实。

如果不是黄巾之乱,党禁也许一直不会解。

而黄巾起事与党锢解禁之间的关系,荀彧也一清二楚,知道这个事不宜多提,以免刺激了天子,弄巧成拙。

向王粲借了与塞维鲁有关的资料,荀彧回到住宿,抓紧时间翻了一遍。

西域的资料都是翻译过来的,文本质量参差不齐,还夹杂着许多拗口的名字,很容易搞混。即使以荀彧的聪明,消化这些资料也用了大半天的时间,直到华灯初上,荀文倩等人兴高采烈的满载而归。

见荀彧在翻阅塞维鲁的资料,荀文倩没多说什么。反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