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3728章(1 / 2)

加入书签

因为河南地处中间的位置,大明有多条主要的铁路干线在开封这里交汇,形成了开封这里极其便捷的交通系统。

大明京城通往西部省份的铁路经过了这里,前往西南成都、贵州、云南的铁路也经过了这里;往南前往湖光的铁路同样也是经过了,往东连接山东、南直隶的铁路同样也都有。

铁路的交通枢纽和中心,让这里的铁路交通极其的便捷发达,同时大明的主要公路同样也是连接了河南这里。

便捷的交通,发达运输促使开封这里迅速的成为了大明帝国本土内陆的重要工业、商贸城市。

河南的纺织业极为发达,这要是得益于河南本身的棉花种植业。

大明本地的省份,尤其是北方的省份即便上都已经不再种植粮食,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山东、北直隶几省都是以特种经济作物种植为主,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棉花。

河南因为地势平坦,土地开阔,棉花种植非常的有利,故而是棉花种植的大省。

并且不同于后世,现在大明帝国的土地依然还是高度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尤其是大明本土这边的土地几乎都是集中在士绅、地主、大家族的手中。

一起的时候,这些士绅、地主们还可以靠着出租土地来过上不错的生活,然而伴随着大明帝国持续的从本土这边迁移大量的人口到海外去,导致了大量劳动力的流逝。

这其中最主要的移民人口就是底层的无地农民,他们从本土源源不断的迁移出去,直接让这些地主士绅的土地给荒芜下来,无人耕种。

不过这些士绅和地主们显然是不会真的让自己的土地荒芜下来,他们起初的时候自然是支持守旧派的官员反对对外扩张、殖民和移民,想要继续过以前的好日子。

但结果显然是失败了,没办法,这些士绅地主们只能够学习辽东、河中等地区,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的方式,使用机器来耕种土地。

这样的话仅仅只需要很少的劳动力就能够耕种大量的土地,而这也很符合这些地主士绅们的利益。

本身他们就有大量的土地,没人耕种,使用机械化自然是最合适的,并且这些士绅地主们都是有资金去玩机械化耕种的,他们可不是穷光蛋的农民。

另外这是士绅和地主们往往都是更有见识、更有文化的人,他们很清楚的知道该种些什么才可以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种粮食显然是最笨的,聪明的都是种棉花,种花木、水果等等,这些的收益比种粮食要高太多了。

自然而然,这大明本土北方的这些省份,棉花种植的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河南这种大平原地区,棉花的种植量非常大。

很多的士绅和地主都有投资纺织厂,这种出来的棉花还可以用于自己的纺织厂,保证自己纺织厂的原材料供给。

要知道在棉花最吃香的时候,不仅仅价格昂贵,而且往往很难买到棉花,导致自己的纺织厂工厂停工。

这自己有土地,那为什么不干脆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棉花满足自己的需求呢?

要知道很多的大型纺织厂其本身为了稳定自己的原材料供应都会在海外大规模的开拓土地,建立棉花种植园,大规模的种植棉花,保证自己的棉花供应。

这些因素都刺激了河南的棉花种植,同样也是刺激了河南的纺织业迅猛的发展。

河南开封这里,大大小小的纺织厂不计其数,其纺织产业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京津地区。

当然,主要是京津地区的纺织厂在不断的迁移出去,因为京津地区的工资高,土地使用费用昂贵,纺织厂在京津地区逐渐的无法生产下去,转而逐渐的迁移到开封、长安、西域、河中等地区去。

开封这里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这也跟当时河南主政的方永良有关,方永良是实干派的官员,在当时大力的吸引投资,尤其是抓住了纺织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的机会,吸引了大量的纺织厂搬迁过来。

此外,开封这里便捷的交通也是非常关键。

这生产出来的布匹无论是销往大明本土,还是说通过火车运输到欧洲、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等地区去销售都是非常便捷。

这里生产的布匹几乎都是以出口为主,出口到欧洲、波斯、中东、奥斯曼帝国等地,大明本土这边现在主要是以销售成衣为主,已经很少有人自己去做衣服了,故而布匹的销售都是大规模的销售给服装厂。

除了发达的服装产业之外,河南开放这里另外一个重要的产业就是汽车制造业。

因为在河南这里有一个本土诞生的汽车品牌‘大丰’汽车,大丰汽车虽然没办法和大明帝国的奔驰、宝马这样的豪华车企品牌相比。

大丰汽车属于低端汽车,生产出来的汽车售价基本上不会超过1000两银子,这样的价格非常亲民,也是让大丰汽车的销售量越来越高,进而逐渐的衍生发出出了一个庞大的汽车产业,一年可以生产销售几十万辆汽车,在这个时期来说已经是极其的了不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