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1013章(1 / 2)

加入书签

司马攸全身一颤。

自司马炎放飞自我以来,已经有很多人隐隐约约的向司马攸靠拢,言语比贾充更为隐晦。

立司马攸为皇太弟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以前在洛阳还遮遮掩掩,河东大败,迁都邺城,这种声音便不再遮遮掩掩。

以扶风王司马骏为首,朝中重臣张华、曹志、向雄、王浑、羊琇、成粲、刘暾、郑默、甄德等等,也都支持此论。

一方面是司马攸的确优秀,另一方面,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年幼,无法胜任当前复杂形势。

而且这江山本来就是司马攸的。

司马攸一直被司马家作为继承人在培养。

如果是以前,司马攸想也不想会拒绝,但现在司马炎沉迷女色,不理朝政,晋国随时有灭国之忧,当一个皇太弟,并不过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当争则争,国家危如累卵,唯有殿下方能力挽狂澜!”贾充幽幽道。

改进

“这是最新打造的破甲箭。”

工坊之内,樊铁夫捧着一支弩箭呈上,箭头呈三棱状,比寻常弩箭稍重一些。

杨峥接过,熟练的上弦,瞄准五十步外的铁甲。

弩手上手快,稳定性高,寻常士卒两三天便可上手,十几天便可速成。

“咻”的一声,铁甲应声而破。

“不错!”杨峥赞了一句。

提升的不仅是箭,弩也进行了改良,扳机采用青铜铸件,大大增加了准确性。

连续发射三四十次,各种故障就会上来。

杨峥提升工匠地位,采取追责制度后,秦国的军械越来越精良。

每一把刀,一把弩,一支矛,一件盔甲上都会刻下制作者的姓名。

如果出现问题,会追责至工匠。

轻则当众鞭笞或者罚俸,重则流放,因此没人敢在军械上偷奸耍滑。

很多匠人极其重视名声。

一辈子都是干这个的,几代人的传承,把招牌和名声看的比性命还重。

虽然压力大了些,但待遇却极高,按照技术的高度,享受十二转勋功同等的赏赐。

有钱有田还有地位,最关键不用脑袋别裤腰带上去战场玩命。

工匠成为很多平民子弟的首选。

一些考不上科举的庶族文人也加入其中,大大提高了工匠的素质。

杨峥还定期培训,让一些等级高的匠人言传身教。

但凡对工艺有所改进,朝廷会大力赏赐。

匠士之上,全部是汉人,羌人、匈奴、鲜卑大多只会一些初步的工艺,如打铁、锻造、剥皮等等,但汉人工匠能雕刻、提纯、萃取等等,还能改进工艺。

杨峥觉得能打破王朝兴衰规律的,只有生产力。

汉魏能碾压周边,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一方面固然是将士的勇武,另一方面则是生产力高于周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杨峥一一查看了其他兵器。

新式斩马刀、长枪、盔甲等等一应俱全。

“东西有了,但产量也要跟上。”秦国正在扩兵,装备也要跟上。

披甲率一直是个重大问题。

这年头有一身皮甲就算精锐了。

杨峥目标是百分之五十铁甲率。

“陛下放心,臣已下令日夜赶工,分为两队,白日一队,晚上一队!”樊铁夫道。

这么卷的吗?

杨峥感觉自己就像某些画大饼的老板……不知不觉有了罪恶感。

“工坊所有人俸禄加一倍,每日三餐,顿顿有肉!”

“谢陛下!”樊铁夫激动道,“臣必定会鞭策他们,让他们就住在工坊,每日睡三个时辰,其他时间全部加紧赶工!”

他娘的……

杨峥心中暗骂了一句,盯着这厮的地中海秃头,用得着这么玩命吗?

感觉这厮跟后世某些狗腿子极为相似。

这事劝也不好,不劝也不好。

“算了,你看着办吧。”杨峥再说下去,这厮搞不好就把九九六、零零七提前弄出来了。

除了兵器,工坊的新东西很多。

指南针、活字印刷都已经弄了出来。

火药从春秋时代便已经出现,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而成。

但这东西的稳定性非常差,造出来的也不尽相同,关键产量还低,运输、保存都是重大难题,无法大规模应用于战争。

还有按照杨峥的要求从西域和岭南弄来的棉花、水稻种子。

杨峥原本还想让占城稻提前八百年在华夏出现,哺育中华民族,然而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

这些东西都非常挑土壤和气候。

换了个地方,就水土不服,长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种子需要不断的培育和适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