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141章 东西配合捣袭建虏巢穴(2 / 3)

加入书签

事实上,在那天听取内阁众大臣汇报朝政大事之后,朱由检也简单把自己去皮岛的经历,以及监护朝鲜的事情叙述了一遍。

听完后,徐光启感叹道:

“臣在神庙末时,殚精竭虑,苦口婆心劝说朝廷监护朝鲜,争论数月,结果鲜国辩诬使一来,略施手腕,臣的提议就被束之高阁,再无人理会。想不到陛下去皮岛走了一趟,不过几天功夫,就雷厉风行把事情办了。”

一旁的熊明遇皱眉说道:

“监护鲜国虽然是好事,只是虏酋知道后,必会出兵。若不早准备,只怕对东江和鲜国反而不利。”

熊明遇这说法提醒了朱由检,如果他是黄台吉,当然也不可能放任鲜国彻底被大明接管。

要阻挠黄台吉攻朝,需要关宁这边出兵牵制。

这回不能像袁崇焕时期那样为了怕野战,不敢过三岔河一步。

朱由检当即对陈仁锡道:

“内阁拟旨,让蓟辽督师王之臣、辽东巡抚毕自肃侦测虏贼动静,如有建虏大军攻朝的确切消息,关宁派四万军直捣沈阳。”

陈仁锡却没有直接领命,而是恭敬禀告道:

“四万未免太多,不如让王之臣派遣满桂、赵率教领兵两万,即可。”

朱由检道:“两万只怕太少。不足以威慑震动虏军。”

陈仁锡问朱由检道:

“此次出军,陛下是想和建虏决一死战么?”

朱由检摇头道:

“当然不是,现在若决战,胜负只能寄希望于侥幸。不过是击其空虚,逼虏回军,防止鲜国沦陷罢了。”

陈仁锡道:

“既如此,两万关宁军就足够了!从陛下所述毛帅胆略来看,若是建虏攻朝,毛帅现在的实力也足够让他调兵反攻沈阳。关宁两万加上东江军的若干万,足以威慑虏境,逼迫建虏攻朝大军回防了。

“而且关宁若得到建虏确实攻朝的消息,只怕建虏已经行动颇久,关宁要是出兵,击虏空虚,必须进军神速。不仅进时要神速,退时也需神速。军数一多,行速必慢。反而不利。

陈仁锡说到这里,熊明遇连连点头:

“首辅说得有理,而且关宁军虽然军饷在各边镇中最多,但将官分配军饷也往往优先照顾部分精锐。真正敢战、能战的军队,能有两万也是不错了。此次既非全力一搏,决一死战,乃是避实击虚,选用两万精锐,效果当更好。”

朱由检觉得他们的分析也有道理,便同意两万,但不能比这个数字更少。

内阁当即拟旨给王之臣,让其到锦州一线,派出哨探,密切侦测后金动静。如有确凿消息,即刻从山海关调动两万骑兵精锐,急速过大凌河,再过三岔河,直向沈阳扑去。

如果关宁缺少甘愿剃头到虏地的哨探。

可以从部分被安插在边地的原东江难民里挑选拨夜。

于是当东江派出三批拨夜向锦州进发时。

驻扎锦州的辽东巡抚毕自肃也已经派出了多批哨探过三岔河活动,这也是以前从未有之事。

这些关宁哨探有的是重赏之下,让一些关宁兵剃发留金钱鼠尾扮成鞑子模样,混到虏境活动。

有的则是直接游骑潜入虏境,昼伏夜行。

不过不幸的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这些关宁哨探大多被鞑子发现,被抓被杀。

东江派出拨夜,倒真如毛永诗所料,三队中有两队顺利达到锦州,还有一队则是被建虏暗哨发现异样,派兵追杀后尽数死难。

毕自肃对到锦州的这两队东江拨夜,半信半疑。

一面把所得讯息派快马飞速向驻扎山海关的王之臣汇报。

另一面还在反复盘问这两队东江拨夜,看是否有破绽。

好在又过一天,一个锦州派出的,潜入虏地的哨探赵二也回来。

这个赵二却是天启三年从虏地那边逃到关宁来的。

毕自肃知他父母兄弟都被建虏杀害,逃回大明后,又在关内娶妻生子,相当可靠。

赵二这次潜入虏地极深,一直到了甜水站,探听到的确消息,确实是虏酋亲率大军去征鲜国。

毕自肃把赵二的消息和两队东江拨夜的消息对照,对虏酋已于十二月二日率大军出发,亲征鲜国,信了八九分。

他也知兵行险道,若一定要有十分把握才能打仗,那反而是必败。

所以当即再派快马向山海关的王之臣通报消息,并建议按先前朝廷旨意,立刻出兵。

十二月六日,王之臣得到毕自肃两次通报的讯息后,也不再犹豫。

当即命令满桂、赵率教各领一万精锐骑兵,一共两万,飞速扑向沈阳。

山海关到沈阳一共九百里,若单论马匹行速,日行三百里还是能做到的。但军队整体行动受各种因素制约,自然不可能这么快。满桂和赵率教全速行军,用了九天的时间。

本来在三岔河上游东侧的牛庄驿,驻扎着阿敏贝勒,他领着镶蓝旗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