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598 这确定是体制问题(2 / 3)

加入书签

越宽,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从村办厂变成跨国巨头,也就两三年时间,这实力,这能耐,这发展速度,实在是抢人夺目。

一开始,列国诸侯,压根没看好李解那套路。

毕竟按照传统的观念,就李解那身份,那地位,他再能打,哪怕他把楚国的郢都给吃下去,又有啥意义?

没人来治理,还不是把文明打成蛮荒,有卵用?

所以天下列国,都没看好李解,都觉得他早晚崩盘。

甚至连早就是霸主宠物的周天子,他地盘上的“天下棋盘”前,一个个老江湖,都在散步着“李解崩溃论”。

预测李解什么时候崩溃,算是一个日常。

然而从第二次逼阳之战以来,李解有没有崩溃不知道,反正这些传统老江湖们,算是快要崩溃了。

吴国野人越打越猛,这没有太过出乎人意料,但越打地盘越大,地盘越大反而越稳,这就有点匪夷所思,甚至有点说不过去了。

特么的世界运转的逻辑,貌似有点问题啊。

错的怎么可能是老夫?必须是世界啊!

李总裁的人才库不但没有枯竭,反而还能对外双向交流,这就有点意思有点牛逼了。

到李总裁突然来了个州来城二改军制,将“义军”精简,然后成立新编义士,此时天下诸侯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情就是,至少在军事人才上,李解是真的不缺。

也正是因为认清了这一点,才有了李解北上新郑招生,不但没有无人问津,反而空前成功。

这其中绝非只是因为不可告人的py交易,还有实力相对尴尬的中小型家族,不得不选择出路的无奈。当然在这个无奈基础上,李解表现出来的“诚意”,是让他们最不无奈的。

列国贵族本身也很清楚,只要李解节节胜利,军事上培养出来的人才,远比各种家传、师传要强得多。

道理很简单很朴素,战场是比任何一个兵家贤者都要管用的老师。

即便是兵家贤者自己,也是有了很有说服力的战绩之后,才能宣扬自己关于战争关于军事的见解。

否则没销路啊。

认清李解不缺军事人才之后,列国贵族并非没有新的打算,总体而言就是两条腿走路。

一是不放弃李解麾下大大小小军官位置的可能性,哪怕对李解输入己方的优势人才种子。

二是投入更多的资源,推动己方家族成员,进入李解的地方治理或者行政管理岗位,再苦再累也要熬下来,只要熬出头,就是成功,就是胜利。

当然整个过程中,肯定也要考虑己方成员的“变节”或者突然嗝屁,这种损失,都等同于减员。

所以为了保障成功率,当初李解北上招生,很多中小型家族,都是一次输送两个以上年轻子弟。

这也是为什么李解北上的时候,差不离就是啥也没带,回来的时候,突然间就成了个门徒过三千的大老师。

那不是吹牛逼的,是真·大老师!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也让李解缓了口气。当时吞下淮水两岸,尤其是淮北大量的土地,涉及到淮夷、陈国、徐国、晋国、吴国、宋国等等势力,没有足够的官僚团队,根本没有戏唱。

也是因为有门徒三千可以挥霍,李总裁才能一口气稳住这么多部门,看似复杂却又稳如老狗。

重点还在于,别人可能缺钱,他缺啥?他穷的就剩下钱了。没钱就印嘛,要多少白沙麻布、“大红01”甚至是“大紫01”,都可以。

绢布不要,金银币也有。

贵金属不要,珊瑚、珍珠、玛瑙这种宝石也有。

宝石不要,鲸鱼骨头鳄鱼皮,鹿角羊角野牛角,这种也还是有。

光淮南江阳地区几个淮夷部族的城邑,李解这两年攒的皮革、毛皮就多到不行,大多数都是用来加工成冬装给鳄人、勇夫的一线作战部队,少量赏赐给军官和行政高官。

要是这些东西统统都不要,那李解还有大量的奴隶、荒地甚至是特殊产业可以分润红利。

最典型的就是皮肉生意,李解治下并没有自己人在运作,但不妨碍国际友人来做这个生意。

比如说齐国人,齐国的“女闾”体系,背后有着齐国五都的庞大利益集团,涉及到大量老牌贵族和新贵的收益。

所以当齐国小姐姐在李解治下赚到了“大钱”,那么齐国官商集团,压根就不允许齐侯兴兵搞李解一把。

当然官商集团是分裂的,涉及到人口贸易和皮肉生意的这些齐国官商,跟盐铁官商显然不是一条路,谈不上泾渭分明,但牵扯明显不深。

所以齐国的盐铁官商集团,可能想要发动战争,但对奴隶贩子和特殊行业的把持者们来说,打仗是人干得事儿?

齐侯那边只要不是太重要的情报,李解很容易就能从齐国小姐姐们的老板那里搞到手。

随便派个小弟过去收情报,齐国老铁们那叫一个服务周到,最少三个齐国小姐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