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142节(1 / 3)

加入书签

“你们这些晚辈,没有经历过咱们沈家当年的繁荣,也就不觉得现在的日子苦。”

他颇为唏嘘的说道:“你曾祖当年,乃是朝中的员外郎,咱们家在江都,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老夫年少的时候……”

说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摇头道:“罢了,都是陈年旧事,不提也罢。”

沈老头看着沈毅,笑眯眯的说道:“好在祖宗保佑,沈家又出了个读书种子,他日七郎你中了进士,沈家就又兴旺起来了。”

说到这里,三叔公面色严肃了起来,他缓缓说道:“咱们家在江都立足开枝一百多年,向来是耕读传家,最重读书人,如今七郎你既然中了举人,那咱们这些做长辈的,就不能再对你们家的处境坐视不理。”

老头看了看一旁的沈章,又看了看沈毅,笑着说道:“昨天临来之前,叔公跟你的一些长辈商量过了,我们的意思是,从咱们家的地里,分出二百亩良田,划归到七郎你的名下。”

“这样有了这二百亩地,你们父子三个人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毕竟七郎你将来还要去考春闱,小九也要在书院读书,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

三叔公轻声道:“方才七郎睡觉的时候,我们跟你爹都商量好了,只等你点头,我们地契都带着呢,下午就可以跟你去县衙,把这些地划到你的名下。”

听完三叔公这番话,沈毅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他环顾自己的这些族人亲戚,见这些人都在看着自己,没有人开口说话。

很显然,这件事情他们已经商量好了,只等着自己睡醒,再来通知自己而已。

这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宴席,更没有飞来横财这种事情!

按照江都府现在的田价,一亩良田的价格,应该在二十两左右的样子,一些特别好的地能卖到三十两银以上,按照十五两银子的最低价格来算,两百亩地之前也能卖三千两银子!

三千两银,在这个时代甚至已经足够走通省里的门路,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

而没有人会平白无故,把三千两银子送到沈毅手里。

这种送田的行为,在这个时代有一种特有的名词。

诡寄!

所谓诡寄,意思是将自己的田地伪报在他人名下,借以逃避赋役。

因为沈毅中举人了,从此就有了免赋税的特权,按照陈国此时的标准,一个举人可以免税的额度,刚好是二百亩田,不多不少。

沈毅的大伯沈徽,也是举人,他名下也有不少田,沈陵夫妻俩能在江都安生过日子,这些田就起了不少作用。

而另一个世界的明朝末年,朝廷收不上来赋税,一部分原因就是田产大规模流入特权人群名下,导致朝廷失去了大量税收。

想到这里,沈毅默默站了起来,他先是看了自己的老爹一眼,又看了看三叔公,然后缓缓开口。

“诸位长辈,我头有些痛,先失陪了。”

沈毅的伟大理想!

对于诡寄,沈毅多少是知道一些的。

大概就是同宗族的人将田产寄存到沈毅的名下,每年会将一部分的收入送到沈毅这里来,这部分的收入不会很多,也不会很少,大概是每年朝廷税收的一半或者七成。

当然了,也有一些举人,为了讨好族人,收的更少,甚至会分文不取。

具体要看诡寄的时候,双方商议的比例。

这种事情,对于举人本人以及宗族里的人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毕竟两方都会得到一些好处,唯一受伤的只有朝廷的赋税。

不过朝廷既然有这个政策,就自然有他的道理,这种免税的政策,可以说是笼络天下士人,尤其是整个士族集团,从而施恩于士人,这样多少可以让朝政稳固,让天底下的读书人无心造反。

最起码是有能力考中功名的人无心造反。

不过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举人免税这个政策,在国朝初期自然是有利于国家统治的,但是在国朝一百年甚至两百年之后,举人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这个政策就会渐渐弊大于利了。

沈毅借口“头痛”遁走,并不是因为他要与这个时代作对,与这个时代的规矩作对。

毕竟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举人,即便他拒绝了沈家宗族的诡寄,其他举人一样会干这种事情,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而且土地吞并,诡寄避税这种事情,士人阶层也只是其中一部分,那些同样拥有免税特权的宗室亲贵,勋戚贵胄,吞并的田产不会比读书人少。

随着土地吞并越来越严重,阶层之间的矛盾也会愈发加剧,这种矛盾最后一定会变成统治阶层的颈上屠刀。

不过按照陈国现在的米价来看,这个封建王朝社会总体还算稳定,因此沈毅不用去担心天下大变的事情。

而沈毅之所以不太想给这些同宗同族“诡寄”,是因为他自己也想要种地。

当然了,不是亲自去种地。

这个时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