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144节(1 / 3)

加入书签

仅此一项,就已经吊打无论中西,整个地球的人类军队了。

因为文化知识对于炮兵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出身教导师的炮营军官们对此深有感悟,只要士兵能识字,懂基本算数,就可以将那些繁琐复杂的操作流程理解透彻,才能懂得什么叫方位、射角。

比如,炮营可以将各种火炮型号试验出的,不同装药量的射程数据,直接抄成表格,下发到每一个炮位,炮手便可以按照指挥官需求,填装不同装量火药,灵活调整射程。

而对于更高一级的军官而言,更是要学会许多几何知识,才能在临战时,进行粗略的计算估计。

故而,炮营可以说是全军“学习氛围”最好的部队,不仅军官要学习,还要主动帮助士兵扫盲,倒不是军官们觉悟有多高,而是他们已经体会到了,对于炮兵而言,文化知识就是战斗力,就是自己建功立业的资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而且,炮营也是全军最先设立营一级枢密参军(营级参谋军官)的部队,因为他们是真的需要人直接负责组织战前的计算工作。

比如这个炮营的枢密参军就正在和两个哨官,拿着几张纸和炭笔,写写画画,互相商议。

枢密参军倒也不是什么生人,名唤沐显忠,便是黔国公沐天波之子,从教导师羽林旅毕业后,由于数学成绩不错,被分配到炮营任职,一开始只是哨副,后来炮营扩军,从七个扩到了十三个营,沐显忠也就飞速提拔,先是当了哨总,后来干脆升到枢密参军。

刚才那一轮试探炮击过后,他带着几个军官又估算一番,再次确定数值,而后才跑步向参将报告。

“将军,各炮位已初步校正完毕!”

“嗯,边打边校正位置。”

紧接着,清军就发现,明军火炮不知为何停下一刻多钟后,又开始剧烈鸣响。

“通通通……”

开始的几发依旧偏得远,但随着时间推移,却是越来越准。

“蓬!”

一枚实心弹丸狠狠砸在砖包的城墙上,崩出数十道裂痕。

紧接着,炮弹如冰雹般驰骋,撞击城墙时,发出钟鼓般的回响,震颤全城。

炮弹越来越准,仿佛长眼睛般,只集中在城东不到百丈的一段城墙上。

尤其是那些十八斤乃至二十二斤的重炮,光发射药,就得十几斤,一枚炮弹过去,伴随着火药激发的巨大冲击力,直接能在墙上开个大坑,将外边包的砖石撞成碎片,裸露出其中一片片夯土城墙。

炮火到此时不过只持续了半个时辰而已。

城头上的清军更是不敢抬头,带着巨大惯性的炮弹,能直接击垮用作掩护的女墙,犁进躲在背后的守城士卒中,带起一阵阵腥风血雨。

主将高一功也不心急,让各军监视城门,不忙进攻。

大炮开兮轰他娘,先轰个两三天再说。

集火射击持续一个时辰后,明军转为交替射击,三个炮哨,每哨十八门轮流射击,以免高温炸膛。

于是从早上到傍晚,炮声几乎就没停过,轰隆声响一直密绕在清军士卒耳中,难以躲去。

城墙上的裂纹越来越多,大片外层墙砖剥落。

鼓点般的炮声响彻在每个人的心头。

一到凌晨,天色刚一拂晓,明军的炮火就又开始了……

李国英知道,要是再什么都不做,不出三日,这城墙就形同虚设。

夜袭

李国英的三万多人并非全部都挤在巴县城中,而是分出一半以上,分驻城外,尤其是南面的江津县,留下了五千多人手,以备必要时刻可以掩护大军撤往泸州。

面对明军犀利炮火,李国英的第一想法就是夜袭。

当晚组织了五百精锐,卷甲衔枚,为了不开城门吸引注意,悄悄从城墙上用绳索放了下来,朝城东山岗上的明军炮兵阵地摸去。

他们可不是空手而来,除了武器外,还各自带有火折子、部分火药、油料,用于点燃弹药,炸毁炮管。

带头的乃是八旗汉军的一个甲喇章京,挑选而来的精锐大多也是八旗汉军和少部分绿营军士。

“总督大人说了,炸毁一门火炮,赏银五十两!”

“此战不是为了杀伤明军,关键在于毁炮。”

一行也不敢点火把,好在都是精锐,没有夜盲症,借着月色和双方营寨的灯火慢慢靠近山岗。

五百人悄悄合拢一起,许多人拿出武器以及火折子、火药之类,只待靠近十几步内,就点燃火把,迅速动手。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清军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

作为枢密参军,沐显忠除了负责战前各炮位的布置安排规划,战后警戒、扎营、哨防之类等等工作也要提前安排好。

按照以前教导师和兵部联合下发,又经过枢密院删减后的营一级作战行军指导文件——《陆军操典》,炮营中专门负责警备的卫从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