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113节(2 / 3)

加入书签

皇帝送,给后宫娘娘们送,给皇子兄弟们送呢。

当然,那就不是梅兰竹菊,而是其他特制的图案了。

不过再精美再特制,也不过就是香皂而已,既表达不忘父兄的情谊,又不犯忌讳,简直是贴心极了。

但叶峥的主要目的不是送去宫里那些,而是这个四君子套盒。

从古到今,那文人都爱附庸风雅,当世大儒喜爱的东西都会被天下读书人争相模仿,譬如前朝有一位巨儒爱好霞山石做的砚台,那霞山石立马就从一文不名的普通石头,变成天下文人墨客无不追捧的名石,霞山石砚也成了一种名砚。

出霞山石的那个山坳坳,也自此变得有名了起来,不仅从此以制砚为生,还有许多读书人竞相去打卡呢,打卡回来就写一篇什么霞山游记之类的酸文,或者作一首霞山云雾之类的酸诗,流传出去,又进一步弘扬了霞山的名声。

如果皇子的老师,当世大儒都用他们雁云州制作的四君子香皂套盒,他们雁云州岂不也能藉此在文人墨客心中留下点痕迹,即便没法像霞山石砚那么有名,总能去一去这雁云州是蛮荒之地的老观念,愿意主动安利雁云州出产的香皂,那就达到了叶峥的目的了。

当然雁云州的好东西那是太多了,包括这回,叶峥给水恒准备的也不止那香皂一种,还有蜡烛,还有精油,还有那土豆粉。

只要这些东西在宫里的反响好,民间自然就有人会寻,大通镖局那边自然就可以着手贩卖,甚至都不用和叶峥在雁云州这里似的藉助商会的力量,京城的名门贵族的口碑就是最好的活招牌。

什么岑安先生用了都说好的竹叶香皂,什么安国公老夫人最喜欢的玫瑰精油,这样的活招牌一起来,那他的高端皂品就再也不愁销路了,自然,是高端产品,也得有高端产品的身价,那价格肯定也是要你好看的,奢侈品不就是这个套路吗?

借着这股风头,那棕榈皂也可在百姓中推广开来。

补充过资金,修路工作继续平稳进行中。

三月中又传来好消息,虽然这批种下去的土豆因为修路原因耽搁了一些收割时日,但最终,每亩达到了九百斤的好收成,这是蟠龙和永年。

在宝丰和涉林有两处,达到了每亩收成一千斤的超高收成!

有了两批土豆收成数目打底,雁云三县两郡的百姓对于土豆的收成问题,再也没有丝毫怀疑了,这是神迹啊神迹。

从此以后,雁云州再也不会有饥荒了!

百姓们抱头痛哭,对着雁云城方向连番下跪,哭过之后又是笑,虽然又哭又笑的表情是滑稽的,但大家都一样,谁也别笑话谁。

三月节,百姓们穿着本族服饰,围着鲜花和火把,载歌载舞,那土豆被做成各种美食放在人群中央,小孩子围着桌子角,用小手摸土豆吃,原本这样的行为是要被挨大人说的,但这一季土豆收成太好了,这些土豆本就是做来吃的而不是和从前似的摆个造型供奉,小孩想吃,随便拿,随便吃,不仅有土豆,还有酒和肉。

连几个县令也很感慨,尤其是蟠龙和永年的,从他们来就任开始,辖下就没有这样盛大地举办过丰收会,都是小范围内乐一乐,像这样全县百姓聚集到一起如此热闹地唱歌跳舞,还是第一回。

百姓穿着家里最好的衣服,手脸都用棕榈皂洗得干干净净,那么多人聚集在一块,也没有难闻气味,脸上挂着前所未有的开心与满足,让他们这些当官的那成就感也是蹭蹭着升起。

……

整个三月里,雁云州的乡村家家户户都很忙碌。

那男人们忙着修路赚工钱,那偏僻村里的哥儿和女人们也不闲着,开始按照县衙派人教下来的法子做起了土豆粉。

自然,是在留足口粮和下一季的土豆种之后,额外多出来的那些土豆。

听说还是那位可敬的知州大人吩咐下来的,派了人挨村挨户教,这些教导的人可不像那些差役似的凶神恶煞,而是十分友好,说话也软和,村民们都叫他们夫子。

都是些年轻哥儿小伙,被叫得面红耳赤,摆手说自己不是夫子,是和他们一样的村民,原先是在雁云州郊区的工坊里做工的,后来他们表现好,人也实诚,就被单点出来学了这些,大家都是一样的千万别叫夫子。

但村民们觉得,教授东西就是夫子,还是叫。

夫子们也是底层出身,很能理解村里人心态,一遍听不懂就再教一遍,耐心十足,有不懂的还可以主动问,再给你细细讲解。

一开始村里不少人没有信心,觉得自己笨得很,哪能学这法子,后来学着学着就发现了,只要不是成心捣乱的,都学得会。

不仅有土豆粉,夫子们还教了红薯粉的做法,等那天气暖起来,红薯也可以种下,等收了红薯,还有红薯粉呢,红薯粉坚韧,可以做成比米线还细的粉丝,还能切成粉条子呢,到时候下酸菜或炒粉条,可有味儿。

村民都被说得口水涟涟,手上学着土豆粉做法,那心里已经畅享起红薯粉的味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