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67节(3 / 4)

加入书签

起这个来我又要郁闷了。”

叶峥亲提了茶壶给几位哥哥茶杯斟满,嘴里诱哄:“说一说呗,我几人虽不如你状元之才,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纵然出不了主意,替你排遣排遣也是好的。”

谢闵两个也叫他说。

周纪明就撇撇嘴,说了。

原来是明光帝寿诞要到了,虽非整岁的大寿,但各位皇子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皇子夸下海口说九月前要将羌族北击一百公里,替父皇贺寿。

明光帝一听果然龙颜大悦,夸大皇子说我儿将才,那父皇就在京师等着你的捷报。

大皇子既开了这个头,太子哪肯让大皇子专美于前,招了幕僚连夜商议,思前想后,上表说要为父皇编一部明光本纪,将明光帝种种功绩编入其中,着好后令人在民间传唱,弘扬明光帝的声望威名。

听到这个,叶峥不免抽了抽眼角,历史上一般都是皇帝驾崩了,后人总结他一生功过是非,为他著书立传,这明光帝还好端端活着呢,太子就搞这事,明光帝没大鞋底子抽他?

再说,写书传扬皇帝的美名,给皇帝写赞美诗,吹捧拍马屁,在朝堂上这叫佞臣行为,皇帝一高兴给他加官进爵了,也叫幸进,是为当世清流士子所不齿的,二皇子是堂堂太子,一国储君,这么做岂不是有损清名?

“这么荒唐的事,莫非圣上允了?”

“嗐,可不就是允了嘛,还夸太子纯孝,叫我们文书院协助太子编理此书呢。”

此言一出,在场都知道周纪明的郁闷点在哪了。

周纪明也是寒门出身,凡寒门士子大都读着正统四书五经长大,把圣人言行挂在心上,时刻谨记着要当铮臣,直臣,奉行的是武死战文死谏那套。

这明光帝现在还没死,还掌着生杀大权,要著书立传莫非还能当着君王面说缺点,要着自然都捡着优点说,但满本赞美,真弄出来岂不成了马屁集了?

要周纪明为这马屁集添砖加瓦,成为促成的其中一员,他岂不得郁闷吗。

谢元德道:“原来是为着这个,我们院今天也有人在说……”

具体说什么,这里人多口杂的不好说,但大家基本能心领神会。

太子想出这么干不奇怪,毕竟讨好君主的手段就这么些,要么山河定,要么美名扬,再来一招盛世太平就无往不利了。

可是明光帝能答应就略显稀奇,毕竟从明光帝在位这些年的作为来看,他并不是那种昏君一流的,反而算得是个好皇帝,莫非年纪大了,性情也变了,爱听人说好话了?

不过叶峥觉得更大的可能是,大皇子和太子都大了,朝堂上关于嫡长之争已露明显端倪,若大皇子真的北击羌族一百公里,那可是莫大的战功,皇帝也不可能不嘉奖他,届时若太子没什么拿得出手东西贺寿,大皇子的风头将会一时无两,而太子式微。

这会给嫡长之争带来更多变量。

明光帝此举,应是在保太子吧。

叶峥他们弘文馆主要是和琴棋诗词古籍打交道的。

文书院和国史院为着太子要着马屁集的事情忙得连轴转的这场热闹并没有刮到弘文馆来,其实主力是文书院,国史院只是提供些帮助。

这事情在立项的时候的确有争议,可一旦落到实际,手上做的和心里想的就不同了。

著书立传是有阿谀奉承之嫌没错,但既然明光帝本人都乐见促成这件事,脑子转不过来弯的到底还是少数。

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再清流好了,谁做官不是为着升迁,为了得帝王重用,就连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文人骚客都因官场郁郁不得志而写诗作文派遣苦闷,如今现成放着有讨好帝王的机会,为什么不用。

什么你说心里别扭?

得得得赶紧边儿去不为难你,偌大机缘放着我来!

这么着,一开始被嫌弃的差使,慢慢变成了香饽饽,越来越多的人主动举手表示要参与进去。

如今他们几个里头最忙的是周纪明,其次谢元德,叶峥和闵良骏相对清闲,但也说不上特别清闲,以往文书院和国史院的好多工作都分到弘文馆来帮着做了。

叶峥从之前每天专心做一个时辰功课剩下时间摸鱼看杂书变成了每天除功课外令多了一个时辰的其他院分来的工作,有时候是给历史素材编年,有时候是勘正一本新编书籍的谬误,或者整理整理过期用不上的文书之类的。

虽不能闲得抠脚了,但他本就领着职务薪资,多干点活心里更坦,而且杂项一旦多起来,时间就过得快了,有时候叶峥吃了午饭回来小憩片刻一头扎入事务里,等再抬头,夕阳西下,已经到了点卯下班的时候了,而他心理上感觉没过多久,彷佛早上才上班似的。

快快乐乐收拾东西站起身,既没有辜负职位薪资,又能产生这种这种才刚出门马上能回家看清清的感觉真是他浑身舒爽。

过几天和嚷嚷着无聊的闵良骏说了,闵良骏听得还有这种事,和叶峥说他也要试试,他们屋更闲,要是叶峥忙不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