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475节(1 / 3)

加入书签

“形势有变,以防万一,可以一试了。”朱厚熜看向杨慎,“用修勿忧,此事无需朝廷出钱出力。传令下去,金秋万寿节,朕准天下奉公守法之乡贤商行入京贺寿,朕会接见赐宴。”

刘龙呆了呆,这可是新鲜事,商人也能陛见皇帝,得到这么高的待遇了?

……

消息传出,大明逐渐沸腾。

从新法全面推行以来,对商人的束缚就在不断松开。

一方面,税课司体系的设立就让交税方面的政策清晰了不少。

另一方面,整顿胥吏、引入大量秀才充任基层官员、提刑司的单设、官员待遇费和大明律例的明确,在吏治方面的改善是有功效的,至少在如今这个皇帝在位时。

还有,工商独成一部,在行商登记、新账法等诸多举措下,经商这件事是日益规范的。

过去行商最大的成本其实反而是上下打点,这一点如今虽然仍旧存在,但好上了很多。因此,虽然在税方面比以前难了,逃避的风险极大,但总体而言的成本正在降低。

再加上转运行、河运局、海运局、直道驰道等诸多措施,交通效率也在提高,赋役改革和铁农具推广之下农户日子更好,大明的工商业已经有了繁荣的土壤。

这些都是一点一滴的变化累积起来的效果。

一举复套、收回宣宁,又把北虏逼到了苦寒之地,今年的万寿圣节必定是极为隆重的。

而这个万寿圣节,有圣旨传到各地,皇帝还要接见各地乡贤、商行。

不论是趁这个机会到达官、权贵、富商云集的京城交游一番,还是向皇帝表忠称颂,这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在海运局任职的阳武侯薛翰赶到京城,陛见之后就快马加鞭地离开。

七月的福建东面海上,他坐在船舱中。

身后,是海运局的护航战船,这次有大小十二艘战船随他南去。

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如今,薛翰已经明白了自己在皇帝布局当中的重要性。

海运局前些年虽然只负责从海上转运江南粮赋到北方,但正是有这个任务,海运局才逐渐锻炼出海上航行和护航作战的能力。

除开正规的大明海师和沿海诸省的海防道,海运局和皇明记海贸行就是大明另外的海上战力。

现在薛翰有了新的身份,他将带着海运局的十二条船,入股南澳海贸公司。

御书房内,薛翰万万没想到父亲当初给他指的这条路,竟然宽阔到这种程度。皇帝对他说的话,许的竟是另一片广阔的天地,那里藏着身为勋臣可能最终极的地位。

在吉婆岛东面的海域,涉险下海的快舟赶上了前面的船,追回了皇帝和军务会议的前一道决定,换上了新的。

而在马六甲,消息的传递实在太慢了。

“翁大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阿方索拉着赵俊一起劝告,“您有临机之权,葡萄牙的远征军虽然需要调集、远航,但恩里克出发时,他们就已经准备动身了。就算大量船只一同远航会慢上不少,也顶多晚两三个月。就算不像之前说的那样,至少也该让胡安回去把他们引入圈套啊!远征军来了,是一定要来攻打马六甲的,这只是守御之战!”

翁万达还在犹豫:“他一人回去,如何能重获信任?此计不可为。”

“诈称大明只是一战宣威已经离去,有恩里克的信件和签名,他暂时留守于马六甲是合情合理的。派胡安回去接应远征军,既可让他们只派部分战船过来,又能毫无防范。相信我,葡萄牙人对东方帝国的了解虽然不多,但仍旧认为咱们是懒得管这么远的地方的。派兵来攻打一番,为了尊严而战,这符合葡萄牙人对东方帝国的认识。”

赵俊也想立功。

他虽然已经立功被封靖海伯,也不赞同阿方索那个直接去占了葡萄牙的建议,但再打两场胜仗,为大明再添一个“果阿宣尉司”是可以的吧?

因此他也说道:“南澳伯所言甚是。大人是钦使,本将虽理当在平夷之后听大人节制,但夷贼既然不甘,则马六甲之战未绝。海师上下,不可坐等夷贼全力攻来。若能轻取,自是上策!”

翁万达必须要赌上自己的前程了。

从这里到京城,消息一来一往就是至少三四个月,但战机稍纵即逝。

如果大明派到这里的文臣武将不能统一想法,万一让海师在这里折损过多,翁万达和赵俊都担待不起。

但计划能不能成功,翁万达心里没有底。

若做出的决定与京城传来的命令相悖,那更是不妙。

听了赵俊的话,翁万达咬了咬牙:“既然靖海伯说此战未绝,那本官就不能节制海师。赵提督以为可,那就这么做吧,本官也不会牵绊将士们。”

赵俊不禁看了看他,过了一会还是说道:“好!有什么干系,我一力担了便是。”

他有潜邸旧臣的身份,如今又有了伯爵之位,大不了就此回到原点。

但是不搏一搏,他不甘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