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二章 时间轨迹(3 / 5)

加入书签

说郑和下西洋时也来过大城。为了纪念这位航海家的到来,人们还将大城郊区的一座寺庙进行扩建,更名为三宝宫寺。

◎两次败于缅甸王朝

与素可泰王国相比,大城王国虽然在军事、经济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但是君王的执政风格与前者明显不同。大城的君主受高棉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并不沿袭兰甘亨国王的仁善之举,而是采用专制手段在国内强制推行一系列举措,在国外则与邻近国家时常发生冲突,曾经不止一次地与兰纳王国交战。

被历史残留的一段古城墙

16世纪中期,缅甸的东吁王国变得日益强盛,渐渐成为与大城王国实力不相上下的一支劲敌。在缅军的不懈进攻下,大城王国被逼议和。到了1569年,缅王莽应龙利用该国内部矛盾,一举征服了对方,此后十五年里,大城沦为缅甸的附属国。

位于大城府内的一座古代宝塔建筑,虽然略显破旧,但其昔日的辉煌仍依稀可见。

历经千百年时间洗礼的古树,枝丫缠绕,引得许多游客驻足。

1584年,“黑王子”纳黎萱国王率领军队经过多次战斗,终于恢复了国家独立。为了庆祝其中一场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人们特意建起亚柴蒙考寺。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大城王国渐渐抹去附属国的阴影,一步步恢复了荣耀之光。到了17世纪,它不但将柬埔寨收为附属国,还将疆土扩至马来半岛南端的马六甲一带,成为中南半岛上的一大强国。

据说那时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派出使臣到访此地。随行的英国商人和教士认为大城与伦敦相比毫不逊色,拥有众多的宫殿、庙宇和运河,城市人口大约在30~100万之间,他们纷纷赞叹大城是“东南亚最美的城市”。

进入18世纪以后,大城王国的统治阶层屡生内讧,地方封建主的分封割据也日益严重。这种糟糕的情况持续了几十年,那个强大的对手缅甸一直觊觎未休。1765年,缅甸贡榜王朝的统治者孟驳趁着大城国力衰退,率领军队悍然发起一系列凶猛的进攻战。1767年,缅军围城14个月后,大城国都沦陷,许多建筑付之一炬,无数艺术珍品被劫掠一空——在泰国历史上持续417年、共有33位君主的大城王朝至此终结。

吞武里王朝时期

在泰国历史上,吞武里王朝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是一个历时最短的王朝,但它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个王朝的缔造者是名列泰国五大帝的达信大帝,他与中国渊源颇深,祖籍广东澄海区,拥有一半的华人血统,原为大城王国的一位华裔将领。

◎收复故都,开辟新王朝

1767年4月,缅军攻陷了大城。虽然他们取得了胜利,但对于泰国的统治并没有维持多久,这一切都是因为达信。

一座自水上穿行而过的大桥,连通了吞武里的过去与现在。

达信又叫郑信,中国历史上把他称作郑昭王(“昭”意为“王”),泰国历史上则把他称作达信。在大城沦陷之际,这名年轻的将领率领一支大城余部浴血奋战杀出重围,成为那场亡国之战的幸存者。

寺庙里的神话人物雕塑

两个月后的某一天,达信一行准备攻打尖竹汶。吃过晚饭,他命令部下将锅炉碗钵等炊具全部捣毁,并号令全军明天入城吃早餐!一道军令体现破釜沉舟之志,极大鼓舞了将士们的决战之心。第二天一早,这支逃亡之军在尖竹汶一战中大获全胜,将士们进城美美地吃了一顿早餐。

在接下来的整个雨季,达信把该城作为复国基地,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召集青壮年男子制造战舰。雨季结束后,大城余部已经扩充至五千精兵,所造战舰也达到了数百艘。当年11月,达信率领军队,自尖竹汶出发一路行军至湄南河河口。经过数场激烈的战斗,这支强悍的部队收复了吞武里城,然后逆流而上,杀向大城缅军的驻扎重地三菩提树营。缅军完全没有料到会有一支军队从水路杀来,战不多时便溃不成军全线败退,彻底被逼出了大城。缅甸贡榜王朝的孟驳王绝对没有想到,从占领到退出,缅军在大城仅仅停留了短短七个月。

获胜之后,年轻的达信看到昔日雄伟壮丽的国都如今满目疮痍,心里不胜悲凉。如果执意重建大城,不仅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在缅军来犯时不易形成对抗之势。再看吞武里,虽然此城面积较小,附近却有威猜巴硕堡可做屏障,而且该城接近海口,即便对敌不利时亦可取道退回尖竹汶。如此一想,达信决定定都吞武里。吞武里位于湄南河河畔,对岸有座橄榄村,那就是今天的曼谷。

1767年12月,达信在吞武里登基称王,史称郑王。因他此前曾为达府侯王,故而又称达信大帝。泰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吞武里王朝由此开始。

◎统一祖国,开疆拓土

吞武里成为新的国都,达信召集战乱中散居各地的臣民,在此共商收复河山之计。同时,他还积极向外国商船购买粮食,解决民生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达信开始逐步实行收复大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