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435节(1 / 2)

加入书签

关中情报,通常分成两份,一份送到邺城,一份送到王猛手上。

崔宏道:“慕容垂当不至于叛变,或许是关中离间之计。”

李跃也不相信慕容垂在这个时候叛变,要叛早在当年手中握有太原三郡时叛变。

无论如何,慕容垂携三郡归梁,有大功。

没有确凿的证据,李跃不会动他。

即便他叛变了,也无所谓,麾下全是黑云精锐,又有王猛压在头顶上。

“有王景略在,慕容垂不必多虑,静观其变,南面什么消息?”李跃没太在意。

杨略道:“据细作来报,袁真与晋司空车灌暗通书信,往来频繁。”

李跃一愣,两面同时离间计,这也太巧了。

江淮防御,一半压在袁真、邓遐身上,这几年不遗余力的支持,如果袁真背叛,江淮防线有崩溃的危险。

秦晋这虚虚实实的,配合默契。

崔宏道:“袁真与车灌有通家之好,又是儿女亲家,如若江东朝廷赦免袁真前罪,袁真或许会心动。”

袁真为江东征战了一辈子,总会有些难以割舍。

其他袁家人也都在江东为官,袁真不动心,袁真麾下将领呢?

他们跟江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果袁真叛变,这几年在江淮的投入就打了水漂。

李跃揉了揉额头,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真正事到临头,很难下定决心。

之所以不担心慕容垂,是因为西边有王猛压着,慕容垂翻不了天,南面梁啸一人,压不住袁真,何况袁真身边还有一个万人敌邓遐。

“将袁真之子袁瑾送还合肥,先看看动静再说,江东此时北伐,自寻死路。”李跃淡定道。

袁瑾在尚武堂改造两年,见识了大梁的强盛,已经转变了。

关键江东即便要北伐,也不会在这个时候。

所以很大概率,只是离间之计而已,借自己的手逼反袁真。

袁真麾下将士在庐州分了田地,未必会跟着叛乱。

这种事情,其实不必大惊小怪,镇之以静即可。

连环

给袁真写信的不止车灌,还有袁宏、袁质、袁方平等,都是当年衣冠南渡的陈郡袁氏,与袁真不是从兄弟,便是叔侄。

劝袁真放下与桓温的仇怨,抵御北狄扶保晋室方是正途。

如果一两个人劝,袁真不当一回事,但劝的人如此之多,让他一时有些犹豫。

年纪大了,难免多了一些感概。

回想当年与桓温并称名士,风流快活,心中仇恨也就淡了不少。

昨日建康的诏令已经送了过来,只要他反正,就升为右大将军,庐江郡公,扬州牧!

晋室为了策反他下了血本。

“兄长万万不可自误也,江东并非真心实意,乃离间之计也,一旦兄长背叛大梁,四方黑云精锐立至,兄长何以抵挡?届时不容于梁,亦将不容于晋也!”老表邓遐苦口婆心劝道。

也不知是朝廷疏忽,还是有意为之,厚赏了袁真一个,邓遐、朱辅这些将领只领了一个杂号将军。

“明公已经叛晋,复叛大梁,翻来覆去,失信于天下人也,他日大梁一统天下,明公此举乃是为袁氏取祸。”朱辅亦规劝。

“如今将士家家分得田地,转投晋室,庐州立乱!”

袁真跟其他江东士族有旧情,邓遐却没有,朝廷升他为右抚军将军,连升数级,投梁以来,朝廷更不曾亏待过他。

而在江东,他立下汗马功劳,却因出身寒门,在江东并不受待见。

究其原因,其父邓岳乃王敦之参军,参与王敦叛乱,坐罪禁锢,险遭族灭,后遇大赦,方才躲过一劫。

见两员心腹都不愿投晋,袁真立即清醒过来,下定决心,“若非尔等之言,某几自误也,此事以后不必再提!”

众人心中松了一口气。

“禀将军,桓冲率两万军出濡须,水陆并进,北上东关!”斥候忽来禀报。

东关是压在江东头顶上的一把利剑,比合肥更危险。

有了东关,便可凭借背后的巢湖训练水军,打造战船,然后顺流而下,突破濡须城,攻入长江,直捣建康。

曹魏嘉平四年(252年),司马师十五大军三路伐吴,司马昭率七万大军直扑东关,从而爆发了东关之战,诸葛恪四万吴军逆击司马昭,大破之,诸葛恪一战成名。

这两年大形势虽平缓,但下游的桓冲时常北上,试探东关防御。

“哼,如此便知桓温没安好心!”邓遐怒道。

桓冲两万人马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肯定不是来试探的。

“桓冲两万人马,溯流而来,东关坚固,无须惊慌。”袁真并没当回事。

“报,右卫将军率五千黑云精锐直奔合肥而来!”又一名斥候在堂外禀报。

桓冲两万人马,袁真不慌不忙,但梁啸的五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