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697节(3 / 4)

加入书签

淡的冬光给吞噬了,积雪之下,宫城是雪白的,天地却是晦暗的。

刘皇帝是自带气场的,他的心情如何,或许难使天地变色、鬼哭神嚎,但垂拱殿总是笼罩他的龙威之下。

“这些人,胆子倒是不小啊!”高悬油灯默默地释放着明亮的光芒,映照在刘皇帝那张威严的面庞上,嘴唇轻动,语气中有感慨,有嘲弄,就是没有愠怒。

恭立在殿中的,乃是新任仅半载的武德使王寅武,他向刘皇帝汇报,自然是太子视察期间,发现的河工弊案。

此前,刘旸上表,请用武德司参与调查,刘皇帝自无不允的道理。而受命的王寅武,更是分外积极,亲自前往河南,督促下属调查。

王寅武自河西调任京中,一举成为武德司的首脑,对他而言,是个仕途上的跃进,既是幸运,也是挑战。

然而,比起前任李崇距,他能力或许差不了,但资历威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哪怕是的武德司内部,比他资望更深的职吏就不只一人,而不服他的人,就更多了。当然,刘皇帝用这个王寅武,除了他寻回刘昉兄弟俩的功劳外,或许也正因为他相对薄弱的名望。

而就任之后的表现,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没有过于积极的表现,抑或急于建功,处事也没有任何操切的地方,新官上任三把火更是一把没放。

或许也知道自己的短板所在,整整半年下来,王寅武只是低调地熟悉武德司上下的人事,吸收着各方面的情况,适应着新的环境,新的职位,以及新的压力。

这样的表现,反而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刘皇帝的认可,如果王寅武骤居高位,便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的话,那他这个武德使也做不长,并且也难如李崇矩那般得个善果。

武德使的要求,或许不是有出类拔萃的能力,相比之下,明显更看重心性。不论刘皇帝存有什么样的心思罢免了李崇矩,更换王寅武,但保持武德司的稳定运转,都是必须,在这一点上,此人做得还算不多,至少还知道些进退。

因此,此番河工腐弊案,算是王寅武上位以来,亲自操办的一桩大案。或许,半年时间的磨合下来,也让王寅武觉得,可以发出一些属于他王司使的声音了。

倘若仅论办事能力,王寅武确实不差,毕竟是武德司体制内成长起来了,从微末探吏发迹,前前后后有大约二十年的武德司职履历,可谓经验丰富。

河防弊案,可是皇帝与太子同时关注的案件,所涉法司都异常重视。武德司被点名参与调查,岂能不尽力,在王寅武的亲自督促下,武德司一发力,事情也很快便调查清了。

由于刘皇帝对此事的关注,在收到结果的第一时间,王寅武便匆匆返回洛阳,亲自向刘皇帝汇报。看起来,反应有些过度,甚至显得有些谄幸,但这或许也是王寅武聪明的地方。

而听完他对案情的汇报,刘皇帝反应显得有些怪异,怪就怪在,表现地过于平淡,与太子刘旸愤怒的反应相比,刘皇帝脸上看不见一丝愠色,完全等闲视之,甚至于,还能心平气和地发出一声玩味的感慨。

很多事情,都是不查就无问题,一查,就什么都隐藏不住。大汉在水利河工事项上投入了那么多人财物力,想想也知,不可能一分一厘都花在刀刃上的,有人在其中上下其手,也属正常。

过去,也不是没有处置过人,但是,在保证工程实施落成,达成朝廷预期目标的前提下,有些事情,也是睁一眼闭一只眼的,只要做得不那么过分,并且,够隐秘,不要被人告发了,闹大了。

但是,滑州一案,显然是一干胆大妄为之人加上一些愚蠢官员勾结在一起,欺上瞒下,竟敢在河决水害过后不久,便于河工事项上偷工减料,中饱私囊,完全顶风作案,只能说胆大妄为,利欲熏心,不知死活。

运气还很差,被人举报到太子驾前,还被逮了个现行。这样的情况下,那是没有任何挽回办法的。

这是一起工部职事、地方官吏与河道职吏勾结谋私的典型案件,背后牵扯出不少人,但地位都不算高,只是在滑州河防工程有关人员。

真到一定地位的人,在这等事务上,是很少伸手的,也不敢乱伸手。真正聪明的人,就聪明在知道什么底线不能碰,或许有特例,但这样的人也走不远,迟早现形。

而正因如此,事情曝出来,才更引人深思与警惕。区区一干中下层官吏,就敢如此猖獗地联合起来,无视国法,侵害国家百姓利益,惊讶他们贪婪胆量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大汉的吏治是否出现问题了。

或许是默契吧,刘皇帝也考虑到了这些,也只有做这些深入思考时,他的表情才严肃一些。

“主犯张进,刑部已然下狱,涉案官吏,大理寺已开始一一甄别,河南道对相关职吏,同时进行了逮捕,一应党从人员,定难漏网!”王寅武还在汇报着。

水部主事张进,便是此案幕后的最大的主使了,此人乃是已故豫国公王章的外孙,不论是出身还是其他,都属于朝中后起之秀了,却栽在这等事上,辱没门楣。黄河的水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