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668节(3 / 4)

加入书签

杀,效果会显著些,要针对,就得针对那些打商贾,类似的事情,朝廷此前也不是没做过。

至于赵普摆出来的那些理由,则不用太过当真,借口罢了。而另一方面,这些大商人中,能有所成就的,哪个没些关系,就两京那些经营有成的大富商,也多与勋贵、官僚联系紧密,这是不可避免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想要继续发展,想要寻求保护,依附权贵也是必然的选择。

甚至于,不少人就是权贵们的爪牙,比如东平王赵匡赞,他家的酒楼生意,可做得红红火火的……

打击大商贾,这是不是赵普暗度陈仓的一种手段?多疑的禀性,让刘皇帝下意识地就多思考了一些,但看着赵普的平静自然的表情,心中也不免嘀咕几番。

刘皇帝忽然觉得,这赵普也是有些深不可测的,难以看透,甚至有种恍然大悟后的惊悸感,这些大臣,都是站在大汉最顶层的精英了,哪里是容易被看穿的。那过去,刘皇帝一直自信的洞察全局全人,不会是这些人陪自己表演的吧……

多疑成性,有的时候,也确实让刘皇帝倍感煎熬。心中疑忌汹涌,刘皇帝脸上还是稳得住的,迎着赵普的目光,还是颔首,轻笑道:“赵卿所言,也有道理,国法森严,商法既然立了,就不是摆设,就要严格遵行,对于商贾,还当加以引导约束,将规矩深入人心!”

见刘皇帝表露支持之意,赵普也终于露出了点笑意,拱手道:“陛下英明!”

而注意到赵普那平和谦恭的表情,刘皇帝这心里,就更不得味了。

“卿等忙于国务,朕就不多打扰了,总之一句话,专注于国事民生,熬过接下来两三年,大汉会越来越繁荣的,这还得仰赖诸公了!”在椅子上留下了点印迹,刘皇帝还是起身告辞了,临走前,还不忘勉励一句。

当然,给了赵普一个提醒的眼神。

别管前段时间,朝中有多少的纷扰,但大汉朝堂的各项工作运转,还是很是正常的。风波之后,一切似乎归于沉寂,赵普那所谓限制勋贵的政治目标,终究只限于流言,甚至没有出现在纸面上。

在进入三月之后,甚至就仿佛没有发生过一般,赵普没有就此事再表露任何态度与意见,而是将精力放到国政上,大汉内外,需要改变的地方还有很多。

勋贵们也不再闹腾了,聚会也少了,仿佛从赵普前后表现的反差中感受到了退缩之意,当然,免不了一些大佬们的警告,此前私会可有阴谋串连的嫌疑,容易落人口实,犯忌的事情,不当做,也没到那个地步。

当然,赵普不是怯懦的人,更不会因为感受到一些压力便轻易服软,让他退步的,还是刘皇帝这个幕后的裁判。

明里暗里,刘皇帝给了赵普以提醒,得分清主次,眼下大汉朝廷首要事宜,还在安抚民生,恢复国力上,其他事情,都要放一放。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刘皇帝的态度呢,明确中又带有一丝暧昧,但赵普是什么人,有所体悟,也就放下了。

但是,放下不代表放弃,可以看作暂时的韬晦。况且,赵普此前那些咄咄欲出的动作,也未尝不是一种试探,既试探刘皇帝,也试探勋贵们的反应,如今,也算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赵普这样的政治雄才,做什么事,出什么政策,可不会莽撞,目标明确,但达成目标也是需要手段与方法的。

而从刘皇帝那暧昧的反应中,赵普同样也收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态度,只是时机不对罢了。而等待一个合适时机的耐心,赵普还是有的。

赵府君当权

三月的洛阳,一派繁荣景象,甚至更胜往昔,已然完全从战争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毕竟是天子脚下,受朝廷政策影响是最大的,上边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能及时地反应到民间,再者,首善之区,朝廷也不允许持续萧条,必定是要保证其繁盛景象的。

开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葱郁的行道树焕发着勃勃生机,伊洛之上帆樯林立,街市之间人潮汹涌、喧嚣不断,时令瓜果货物源源不断充盈市场,酒肆茶坊、青楼画坊宾客盈门。

自洛阳修复,朝廷西迁以来,西京的繁荣是一年胜过一年,帝都气象一日盖过一日,用钦天监一些官员的话说,是民粹汇聚,王道昌盛。

不过,与东京开封相比,刘皇帝总觉得差点什么,论繁荣,还得属开封!当然,刘皇帝只当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开封的兴起,似乎是大势所趋,有时来天地皆同力之意,刘皇帝西迁,反而是逆势而为。

比起洛阳,开封有千般万般好,但一个无险可守,一个黄泛之患,就足以让人警惕。当然,迁都之事,已是现实,刘皇帝也就是想起开封时,难免有些眷念之情。

毕竟,在开封待了那么多年,刘皇帝励精图治、一统天下,也是从开封开始的。晋阳乃是大汉的龙兴之地,而开封,则是刘皇帝的崛起之地。

而抛除一些个人的感情因素,刘皇帝对如今的洛阳,还是很满意的。天下之中,四通八达,形胜稳固,兼顾西陲。

春光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