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628节(2 / 4)

加入书签

有听过汇报了!这一路走来,似乎也不乏香火鼎盛之处啊!”

“是臣疏忽了!”李少游当即道:“臣会对河北道治下的寺观庵庙,进行一次清查,以免旧态复萌!”

刘皇帝笑了笑,没做话,只能让李少游自己去猜,让他十分难受。

“爹!我回来了!”

不远处传来一声兴奋的呼唤,回头看,却是大公主刘葭,正赶着一辆空置的马车,缓缓而来。马,是随来的御马,刘葭呢,则是专门将割好的麦子,运去打晒。

“爹,快帮忙,还要再送呢!”近前,勒马停下,刘葭一跃而下,冲刘皇帝道。

“我家这大娘子,支使起他爹来,倒是一点不客气!”刘皇帝冲李少游一笑。

李少游自然是陪着笑,同时心中对大公主暗暗点赞,她算是转移了刘皇帝的注意力,稍解他窘迫。

很快,刘皇帝也开始干活了,体力活,搬麦子……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

武清港,距离兴建落成的时间还不算长,但毫无疑问,在天下一统之后,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也是南北海运经济交流的一个重要起终点。

到八月上旬,即便不疾不徐的,经过前后近四十日的路程,刘皇帝御驾也抵达这个大汉如今北方最重要的港口。

此港地处渤海湾西端,也是燕山道的海上门户,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也日趋繁荣,南来北往的商旅,带来了大量的财货,是各国、各地、各族商人交流的重要平台,海运的蓬勃兴起也催生其繁荣。而此港,也起到了辐射华北乃至山阳、东北的作用。

眼下,由于战争的缘故,民间的经济往来,受到了严重的抑制,但并不影响武清港的热闹。这里如今可是东路北伐军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尤其在锦州之战结束,汉军全面挺进辽东,彻底打通水运通道之后,武清港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

进入七月之后,陆上军需转运逐渐减少,几乎停罢,辽东大军的供给,开始全面转为海运。为方便转运,行营那边还调动了大量人力建材,在辽东湾内紧急抢修出了一座港口,毕竟有些大海船,是不适合入辽河通行的。

而武清港,就同渤海湾东端的登莱一般,作为北伐大军的后勤基地存在。来自燕山、河北的各项军需物资,源源不断输抵武清港口,而后装船,运往辽东,支持对辽战事。

说起来,比起前线真刀真枪、轰轰烈烈的厮杀战斗,刘皇帝始终认为,这后勤补给的调度转运,才是最困难的。最为繁琐,涉及到的人船车马,搞不好就是一团乱麻,而供馈几十万大军远征,后勤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所幸,这么多年下来,大汉的转运系统相对成熟,以水陆交通为基础,也培养出了大量得力的执行官吏,方才保障着那庞大的转运需求。

不得力也不行,逢北伐大业,上上下下都被逼得紧紧的,有敢怠慢的,是要掉脑袋的。在刘皇帝北巡的这段时间,东路水陆转运属下,就爆出了二十余件贪腐、懈怠、迟误的情况,而负责的人,也根据情节轻重,或杀头、或降职、或免官、或流放。

在这种大系统的工程中,只要想挖,就没有挖不出问题的,当然,刘皇帝的目的,也不是针对这些蝇营狗苟的贪墨小吏。

杀鸡儆猴这一套,刘皇帝玩得很熟练了,见起到了效果,也就叫停了,没有再扩大化,否则过犹不及,对大军转运供馈起到的就不一定是积极作用。

另外一方面,能够保证这一切稳定运转,还得益于两名干练的人才,军前的韩徽,军后的张美。这二人,都是实干的能臣,履历扎实,经验丰富,尤其是张美,每任后勤事,军需供馈,从无短缺疏漏,这其中体现的就是出众的统筹调度能力。

张美其人,已年过五旬,在朝中的诸多派系中,不那么显眼张扬。最早是受已故豫国公王章的提拔,从地方小吏调任三司,等王章退后,又受到汲国公薛居正的重用,近二十年下来,在大汉于西部用兵的过程中,始终管理着后勤工作,尤其在平蜀的过程中,所立功劳,使其积功跃升。

先负责川蜀地区的财政改革以及经济恢复,后调任三司主管盐铁,财政司成立后,又成为副使,可谓位高权重。

虽然不能算是刘皇帝的心腹之臣,但对其才干,也是十分认同肯定的。张美本人私德有亏,但不失大节,有些弹劾或者中伤的情况,刘皇帝也都是大方略过,都是因为他能够忠实高效地完成朝廷交付的任务,不负所托。

于是,此番北伐,刘皇帝再度用张美,全权负责东路北伐大军的后勤转运调度,足见信任。

至于韩徽,这就属于刘皇帝中意的青俊了,又是韩通的儿子,如今才三十七岁,在仕途上,已经走在了很多同辈人的前头。

进士出身,有部司经验,有州县履历,参与过第一次北伐,并表现突出,临危不乱,处置有方,立下功勋。此番又在北伐军中,并且是直接负责行营供给的专使,平坦开阔的官途几乎冒着金光迎接他。

就像在大名府时,到了武清港,韩徽也亲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