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468节(2 / 3)

加入书签

按理来说,这是曹端能猜度到姚广孝最有可能的进攻方向了。

可姚广孝的选择,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他的话锋一转,来到了一个几乎没什么人涉猎过的领域,一个极少有人质疑过的“事实”。

“孔子非师君而理六经,六经皆史乎?”

这句话让曹端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压力袭向自己。

而原本以为曹端守住阵脚就能稳扎稳打赢下来的高逊志,也是同时面色凝重了起来。

为什么姚广孝短短的一句话就能让人感到这么大的压力?

原因就在于孔子整理了包括《礼》在内的先秦著作六经,孔子是整理者,也是传承者,礼作为儒家的根本,并不是孔子所创造的,而是三代君师创造的,这既构成了儒家源远流长的学术源头,也造成了一个弊端,那就是正如朱熹解四书,解得是别人的东西一样,孔子修六经,同时也用了别人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并非完美无瑕的。

六经皆史,问的不是六经是不是都是史书,而是问的,六经是不是都是历史真实记载的载体?

曹端的心头,隐约间笼罩上了一层阴霾。

儒家学术界有一个公认的“秘密”。

那就是,谁都不敢保证,六经记载的东西,都是真的。

六经之所以权威,还得归功于秦始皇,政哥一把火烧了大部分先秦藏书,后面又经过战乱,儒家的六经虽然也受损,但至少五经传了下来,相当于成了孤证,说啥就是啥,这也是儒家能始终掌握话语权的原因。

历史长,够权威,懂迎合,换你当皇帝你也选儒家。

当然了,虽然先秦流传下来的书籍不多,但还是有的,所以难免会跟六经里面的某些记载有冲突,可儒家关于历史的话语权还是牢不可破,这就是因为,其他孤本证明不了自己是不是伪造的,也证明不了自己记载的就是对的。

两个矛盾的记载,你凭啥说我就是错的?

再加上儒家在大部分时间都掌握了话语权,所以即便是有质疑的声音,也都被掩盖了下去。

曹端不确信姚广孝手里有没有什么能证明六经记载是错的的证据,但这话他没法答,索性曹端也不是不懂变通的,眼见着沙漏时间要走完了,干脆来了次装傻充愣。

是的,辩经是可以装听不懂的。

曹端一本正经地说道:“元代名臣郝经在《经史论》中有言:古无经史之分,孔子定六经,而经之名始立,未始有史之分也,六经自有史耳,故《易》即史之理也;《书》史之辞也;《诗》史之政也;《春秋》史之断也;《礼》《乐》经纬于其间矣,何有于异哉?”

“经即是史,史即是经。”

这就是在装傻混过一个回合,等对方主动戳破,藉此多给自己争取一个回合的思考时间了。

不过曹端还是要脸的,他倒也没有强行去拿这个回合的主动权来反问一句,当然了,曹端也没什么可反问的就是。

姚广孝见对方装傻,微微一笑继续逼问道:“那到底是经在前还是史在前?”

曹端看着姚广孝咄咄逼人的样子,一时间竟是有些不确定,姚广孝手里到底有什么,能让他这么自信,但有些关隘他没想明白,于是继续搪塞。

“朱子有云:读书须是以经为本,而后读史,自然是先经后史。”

这里其实是朱熹治学的观点,只有先读经,在此基础上体验先王的意图,然后再读史书来知道古今兴衰,除此之外,就是说儒家的经义是根本,史书只是考查古今治乱安危、礼仪制度的辅助。

姚广孝此时干脆彻底摊牌。

“汝口口声声说《礼》乃是三纲五常之根源,三纲五常是天礼也是天理,那么想来《礼》代表了更根源的天理,可这《礼》,便没错吗?”

曹端心中一凛,知道再也搪塞不过去了,不过他趁着这两个回合的机会倒也思考完毕,连忙答道:“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天下之术业,皆出于君师之掌故,道艺于此焉齐,德行于此焉通,天下所以同文为治。”

曹端正面回答了姚广孝的问题,他的意思是古人不会离开事情去讲道理,六经都是记录三代先王政治的典籍,道艺和德行都聚集在这几本书上,所以肯定不会错。

姚广孝问:“《礼》为官史乎?”

曹端答:“六经皆周官掌故,所有的典章著作都是藏在王室与官府的,当然是官史。”

姚广孝长长地叹了口气:

“是人着史,就会有文过饰非。”

鏖战五场的漫长辩论,终于到了最终结束的时候。

双方从“古今之辩”这个命题开始,姚广孝以“变通”为核心论点,而曹端则一开始就以《周礼》为核心进行反驳,坚持崇古不变。

姚广孝迁延到“变通的关键在于人”,曹端反驳“礼就是用来约束和划分人的”,姚广孝说刘邦、刘秀等人都是随着时代而改变的,曹端反驳说“礼是天地、先祖、君师的本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