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110节(2 / 3)

加入书签

峰峻岭,通道极少进出无坦途,故而才拖住安王,并让他狠狠吃了一个大亏。

换了其他地方,这战策玩不转。

然而这么一个易守难攻的绝佳之地,它并不是没有弊端的,它的弊端和好处一样大。

进难,出也难。

大厅众人盯着那幅地域图,季桓沉吟片刻,道:“主公,出益州唯有东北两个方向,然官道和长江水道,应当率先摒弃。”

益州出中原,是有官道的,是相对而言最好走的道路。从谷城出发往北,通过金牛道进入汉中郡,再穿过汉中东北方的子午道,也就是穿过秦岭,就能抵达关中司州了。

洛京,就在司州中北部。

但自从益州落到“杨泽”手里后,皇帝就在子午道的另一边关口增派重兵,此路不通。

另一个就是长江水道,四百里三峡,两岸陡壁无丁点冲积平原,河水汹涌且深不可测,整条水道又细又长。上游水师攻下来势如破竹,而下游往上攻则难于登天。

本来长江水道是很好的出益途径,问题是魏景手下亲信水师很少,大型战船也来不及打造,只能放弃了。

季桓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颔首。

只是除了这两条路,其他的最好也就差不多如崎山道般的险径。人少出已极难,率大军出更是难上加难。一个不小心,安王先前吃的大亏,自己就得吃上了。

季桓缓缓道:“主公,在下以为,若能在毗邻益州之处,寻得一盟友,当是上策。”

除了大军难出以外,粮草运输也是一个不亚于前者的重大难题。总而言之处处艰难,但若能与险径另一边的势力结成同盟,诸多难题立即迎刃而解。

众人深以为然,魏景也颔首:“伯言所言不假,结盟确实是上上策。”

其实季桓以上发言,是他们几次私下讨论后得出的结果,接下来要商量的才是重点。魏景将目光重现投向地域图:“诸位以为,当选何人结盟为宜?”

既然想结盟,那这个盟友选择就是重中之重。

戴光站起,行至地域图前,一指,正是荆州中南部区域:“某以为,此处已可摒弃。”

魏景颔首:“确实如此。”

南部中部,大半个荆州已落入安王之手。苍梧关一役,不但歼灭了安王两万将士,同时也将对方的警惕心提到最高点。

安王势力下的通往益州那几条道,不管是大是小,统统都在道口设了营寨,陈了精兵,另外还有几万将士驻扎荆州之西,随时可援。

硬闯的话,大几率被安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北边同样不合适。”

戴光视线往上,看向益州最北部的汉中郡,手在汉中郡北境边缘一划而过:“益州北邻凉州司州,此二地皆是出益下下选,比荆州更甚。”

凉州兵亦悍勇,且有羌氐混居,民风彪悍,很棘手的一块地方。况且即使费尽力气攻陷凉州,接下来也就只有一个进军方向了,那就是东边的司州。

司州,天子脚下,正值乱局,皇帝留的一部分北军都在这里,防御极重。而魏景上位后,益州正是重点防御对象,其余道路的情况和子午道大同小异。

攻陷难度极其之高,且一出益州就直奔皇帝,必会成为众矢之的,被群起而攻之。

这连下下策都算不上,是一步愚蠢的臭棋。

邵箐闻言暗暗点头,类似的问题,其实魏景和她说过,因此即使身负血海深仇如他,也已摒弃了北出直奔皇帝。

她将视线投向汉中郡东部,此处外邻的就是荆州北部的平阳郡。

益州东北两个方向,其实就凉司荆三州。戴光用的是排除法,摒弃司凉,还有荆州中南大部分地区,那么就只剩下这个平阳郡了。

这几个月时间来,魏景早将平阳郡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平阳郡背靠益州,三面崇山峻岭,匪患极多很不太平。然虽靠山的好些县令都有小心思,或养匪自重,或干脆悄悄官匪勾结的,但总体来说,郡守史焯还是实力一言堂的。

史焯一家独大,平阳郡就是他的地盘。

“主公,欲结盟出益,史焯乃首选,亦是唯一之选。”

戴光总结完毕,一拱手:“某愿出使平阳,为主公全力劝说史焯。”

盟友选择完毕,接下来就该遣使了。事关重大,这必得是个办事可靠才思敏捷的心腹不可。

季桓倒很能胜任,只是他曾供职北军多年,这些露头脸的任务,若有其余选择,魏景是绝不会考虑他的。

新来的戴光严宪等人就很合适,大世家出身,眼界广见识多。魏景的重用,已证明盛名之下无虚士,他们才干能力同样是出众的。

综上考虑,戴光其实比庄延寇玄二人更合适。他抓紧机会自荐,固然有希望尽快立功稳定地位的意图,但其实这是人之常情。

魏景颔首:“可。”

他当即任戴光为正使,庄延为副使,青翟卫出身的小将梁丹祁云率侍卫拱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