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为你打开时间的门 第188节(1 / 2)

加入书签

她用一种奇特的公式计算学分的价格。这四个月的机票和生活费是固定成本,学分则是变动的,选的课程越多,学分也就越多,每个学分均价越低,自然也越划算。

李知行听完,失笑道:“这么实际的计算方式真是具有商学院特色。”

“我不能丟学校的脸。”唐宓说。

她是这个交换生项目开展以来的第一个学生,绝对要做到最优秀才能不辜负母校和导师。

她每天早晨搭李知行或者纪文静的便车去上课,因为课程多,学分也多,写各种各样的论文参加各种各样的小组活动。不得不说,美国顶尖商学院的学习环境确实优于国内,就连教材都编得更好一些,而图书馆里的资料和论文之丰富,在深度广度上无限地扩充了唐宓的知识面。她抓紧课外的每一分钟阅读国外著名经济学家的著作和最新论文,一个月下来,笔记至少记了十万字。

撇开语言上的陌生感,课程和作业的难度都和国内相差不太大,她完成得非常顺利,每次“paper”都轻松拿到a甚至a+,得到表扬是家常便饭。

出国之前关于“也许学习跟不上”的担心完全不再存在。

那种感觉特别奇妙——她知道自己的见识很少,虽然一路名校读过来,但阅历着实不算多,脑子里想的,就是本科毕业后找工作挣钱这等浅薄的想法。中学的时候,叶一超说自己以后一定要去美国深造的时候,她的内心除了佩服就是仰望,因为她压根没想过自己也能出国留学。因为仰望太久,她对伯克利这种世界名校一直心存敬畏,她觉得能在这种学校读书的人,一定各种完美各种优秀,优秀得让自己望尘莫及,于是内心更多了一分忐忑。现在,她却忽然发现,这些世界名校的学生也不过如此,怎么看,他们还不如自己厉害,那自己之前紧张忐忑个什么劲?

至于交友,同样让她大大意外了一番。

伯克利的商学院是个大杂烩,各国学生都很多,各族的学生都有。事实证明,能在伯克利这种学校读研究生的,都没有太草包的,小组活动的时候她对这点感受得尤其受得尤其深刻。没人是草包,各种idea的碰撞让团队随时充满了火花,偶尔也有摩擦但是大问题不太可能出现。班上的每个同学都有长处,她的长处是数理类,在小组课题中,她通常做数学分析的工作。她从来不是那种很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人,但她奇妙地发现,和这些外国人打交道没有想象中困难,甚至可以说,比较轻松。

“高度发达社会的优越性。”李知行说,“又因为你周围的同学群体比较高端,他们轻易不评判人。”

她虽然一直不在意周围的闲言碎语,但她很清楚,从小到大,自己一直是校园八卦的中心。她的身世、容貌、成绩、社交关系等,每一项都是别人叽叽喳喳的谈资,无形的压力压在肩膀上,尽管努力忽略,但情绪总归会被影响。

————————————

9论文。

10 idea,全称tellij idea,是java语言开发的集成环境。

————————————

但是在美国,这种无形的议论少了太多,没人关心她出身于什么家庭,没人关心她有钱还是没钱,大家都太忙而且理智,没时间去当长舌妇。她觉得背后一轻。

“这样挺不错的。”唐宓很满意现在的情况。

李知行轻快地说:“接触外国人还算容易,不等于成为朋友也容易。”

她对和外国人成为朋友兴趣不大也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她只在学校待三个多月,总计十五周——成为朋友可不是区区这点时间可以搞定的。

唐宓指出:“但是,你的外国朋友挺多的。”

准确地说,李知行的中国同学外国同学都不少,他的公寓几乎是中国留学生的据点之一,因为楼上楼下的关系,唐宓也常常去他家拜访,李知行的交友之广确实让人佩服,可以说一句“往来无白丁”。

李知行说:“这么说吧,中国同学里有吝啬狡猾之人,美国同学中也有豪爽仗义的。”

“你是说,国籍和背景不重要?”唐宓问他。

“因为文化差异和地域差异,和外国人打交道不容易。”李知行说,“如果有相同的目标就不一样了,也就是古语说的,求同存异。”

她点头,对李知行的话深以为然。来到国外这段时间,李知行宛如导师一样指导她方方面面的学习工作,她学到的东西很多,这也足以让她对李知行除了感激之外,更多了一分尊敬。

||单恋最辛苦

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都很顺利,除了东西难吃一点,唐宓觉得在美国的生活远比起初想象的好,除此外还有点意料外的惊喜发生。

十月初的时候,她接到唐明朗的电话,他表示很欣慰白己的姐姐也来了美国读书,自己要来旧金山看她。

现在的明朗是什么样子,她也颇为挂怀。

于是唐明朗到达旧金山的那天,她和李知行都放下了手中的题, 起去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