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我们的1654 第305节(3 / 3)

加入书签

定有原因。

他便先去拜见了建国安董事,谁知道他竟然不在办公室,只见一个面目清秀,身材高高的,有些偏瘦的年轻人接待了他。

三爷郑斌知道此人是杨友行秘书,便客客气气地询问起建国安董事去哪里了。

杨友行秘书此时正在整理着建国安董事的一些设想和观察记录,这些都是关于两年后明人版集体农庄的规划补充。

再过一会儿,他还要去织袜厂看看,那里又招了些工人,正是忙得厉害。

杨友行秘书忍住不耐烦说:“农业专家只能在田间地头里找——他去新七区甘蔗田了!”

三爷郑斌随手把一小竹篮荔枝放到桌子上说:“杨秘书,您请尝尝,福建家乡刚下来的,这台湾的产出还得等一段时间。”

杨友行秘书一下子不好意思了,连忙站了起来,这古人太客气了,每一次来都拿些让你拒绝不了的东西,这荔枝吗,他百吃不厌。

三爷郑斌大步流星地向着新七区甘蔗田走去。

这里的一切他都太熟悉了。

道路的两边都是去年从别处移植来的莲雾树,今天依旧长得茂盛,那树干上涂了半人多高的石灰,这一点三爷郑斌知道是为了防虫。

莲雾树将自己的影子投向了地面,让路上凉爽了些,也为那路边的水渠遮了阴。

他不用靠近看也知道,那水渠一定都是水泥面的,这样可以让水流得更远,水能流到哪里,哪里就能是良田。

他还知道这水渠地的源头就在河边,汉唐集团的人用抽水机把水抽上来,抽到水渠里,这样,原先的旱田就能变成水田,变成甘蔗田。

他不禁又想到了家乡,想到那压水井来,那也同样浇灌了不少旱地。

后来家乡的人也同样能仿制出来,就是没有更好更合用的皮垫——幸好汉唐集团有,听说是那是杜仲胶垫——

迎面来了几辆黄包车,上面都拉着绸布篷,看不见里面坐着的人的模样,但是从他们身上的衣服看,定是泉州来的商人,这是来看看甘蔗田的生长情况了。

是啊,再过一段时间,这里又会是一片繁忙——郑家集团又要准备一大笔银子了——家乡本来也是种甘蔗的地方,但是此物太能吃水了,大哥都让改成粮田了,还好,家乡的玉米、土豆、地瓜也是大丰收,加上潮汕不时送来的稻米,汉唐集团还能固定提供些——大哥放下心来了,百姓不饿死,万事皆顺成。

新七区甘蔗田,位于新开垦出的蔗田最北面,在规划中,这里是第三批次开发的。

这里的地势高了些,要建一个新型机井才行。要不然严重浪费原动力——几十亩就来个机井,那只是当初的应景式工程,不符合现在中远期的规划,还要五年啊,才能基本走出坑害一个民族发展的小冰河期。

在计划中,赤嵌农业部门直接上马辐射井工程,原先的小眼机井以后只能用在极为特殊的地方,比如澎湖列岛和小琉球岛——除非整个农业地区完全纳入了红星工业区的电网系统,但是这一步更是长久了。

辐射井的最大优点是施工方便,浇灌区域比较理想。

辐射井的施工方法是:在事先测绘好的采水位置,打直径12米的正洞和直径08米的副洞,使用以大飞轮为动力的卷扬机提土。

正洞作为主洞上水,副洞则做为施工时明人劳工进入工作台的通道。

正副洞在工作台面修平洞互相连通。

在事先的设计中,正洞在距水面3米高处用台湾红砖箍成喇叭口形工作台,工作台下建直径33米,深15米的水洞。

水洞使用明人劳工下井施工,等井下出水后,开始由汉唐集团的技术人员安装排水设备,边挖掘、边排水。

等到了设计深度,用钻机在距井底12米高的水洞周围钻出8个水平眼,这样一来,就扩大了汇水面,大大增加了辐射井的出水量,当然,这也是得益于这个时空的地下水水位偏高些。

建国安董事在那面世界的农村,都见过超过百米的辐射井。

整个水洞采用混凝土倒挂壁箍成。

这种井在理论上出水量一般在30~403/小时之间,但是经过实地测量,应该能大于这个数字——安装好深水泵后,基本可以完活了。

它配套的动力源应该使有17~22千瓦左右的电动机,一台大飞轮可以勉强搞定。

这样,一眼辐射井可灌地70~150亩,所以说它是塬面开采地下水较理想的井型,性价比较高一些。

为了这口井,汉唐集团赤嵌农业部门的相关技术员都忙了十几天了,搞定了这第一口,剩下的都好办了——这将是一个榜样的做用。

三爷郑斌找到新七区甘蔗田时,正赶上封井试水,听得轰隆隆一阵阵做响后,一条亮闪闪地水龙跳了出来,向着远方奔去!

三爷郑斌心中大喜,快步上前,我台湾又可以开出甘蔗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