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三百六十章试验(1 / 2)

加入书签

唐秦两帝国的冲突中,唐帝国丢了平塘、百陌、长川三郡,特别是平塘险关,那是唐帝国的南大门,秦军铁骑随时可以出关,威胁唐帝国的腹地安全,唐王吉利当然耿耿于怀,想方设法想收复平塘险关。

卫王特使的到来,让唐王吉利看到了希望,这心中难免又蠢蠢欲动起来。以前秦弱,一直被唐帝国欺负,没想到现在却反转,唐王吉利自然咽不下这口气。

别说是他,就是唐廷的许多大臣都咽不下这口恶气,他们打死也不会承认现在是秦强唐弱,而是因为运气不好、统帅、士兵的士气等各种原因才被秦军打败而已。

卫使带来的两国联手夹攻秦帝国的建议得到绝大半大臣的支持,但也有持反对意见的,象刚刚平叛立了大功,升任骠骑大将军的韩瑞就反对出兵。

唐秦开战,又适逢世纪之战,帝国已经消耗了不计其数的物资,再加上持续数月的内乱,已经让帝国元气大伤,百姓苦不堪言,民怨载道,更有百万流民逃往秦帝国,不少曾经繁华的地方一片残破,十室九空,当前最紧要的不是再启战端,而是安抚百姓,休养生息。

而且现在是春耕农忙的时节,若良田荒废,还不考虑随时可能发生的无法抗拒的天灾,粮食大面积减收,只怕又要引发各种不可预测的后果。

韩瑞说得很含蓄,稍为还有点理智的人不难理解所谓的不可预测的后果,就是极可能因为闹粮荒饥荒,再一次引发民变。

另一层深意则是:别忘了,才刚刚平息的民变可是强行镇压,砍了无数颗脑袋的结果,存在的隐患非常大,如果再一次爆发,后果会更加严重,所造成的危害比之第一次会更大更严重。

可惜,象韩瑞这么理智清醒的人没几个,他不仅没能说服唐王吉利,相反成为了各方势力群起而攻的目标,被撸了兵权,骠骑大将军的官职虽然,却有名无实,改由龙威将军齐长河统掌二十万精锐大军,伺机收复平塘险关,另组建两支十万人的偏师,一师佯攻百陌城,另一师牵制庄县城的秦军,配合主力大军一举收复平塘险关。

韩瑞原先统帅的二十万平叛大军没有解散,齐长河一接手就行,但要保证庞大的后勤运输,必须得征召大量的青壮民夫,另外两支偏师同样需要征召大量的青壮入伍,这命令才下达,立时引发百姓的抵触,青壮潜逃,衙差担心回去没法交差,只好把五六十岁,白发苍苍的老头锁拿,带回去充数。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被抓壮丁,只要你交得起足够的银子,就可以以银顶人,这些交得起银子的多是家境富裕的大户人家。

大量青壮潜逃,官差出动衙差搜捕,不少青壮被逼急了,抄起家伙反抗,不少地方出现了衙差被干掉,无人敢下乡征粮征丁的事例。

各地的乡坤豪强也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打仗需要大量的粮食,接二连三的战争已经让他们交了很多回粮食了,这么折腾下去,谁也吃不消,现在又要征粮,这是要他们的命啊,一些家底薄的乡绅小地主直接宣告破产,交不上官粮,被拿下大狱问罪。

闹出如此大的动静,潜伏的秦帝国谍报人员想不知道都难,加之大量青壮拼命的往秦人占领的平塘、百陌、长川三郡,唐帝国的异动自然引起各郡守主官的警惕。

当信使把八百里加急塘报呈交到李卫的手上时,战争虽然还没有爆发,三路唐军已经分抵平塘郡、百陌郡和庄县城外,随时可能发起攻击。

两郡一县的主官早就严阵以待,不过,在没有接到上头的命令之前,谁也不敢率军出城迎战,只是严守城池,静候上头的命令。

李卫在年头就下达过命令,不必理会唐军的任何挑衅,谁敢擅自出城迎战,哪怕你击溃了来犯之敌,立下大功,也会因违抗军令之重罪处以重罚,轻则撸掉官职,重者斩首。

这条命令虽然会错失战机,但李卫宁可错失战机,也不能把城池给弄丢了,帝国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决不可再轻启战端,如果唐军来犯,只需要凭借坚城防守,消耗唐军的有生力量就行。

严令之下,各郡主官哪敢违抗军令,只是下令严守城池,做好抵抗的准备。随后,他们也接到丞相李刚发来的固守待援的命令。

其实,李刚和不少元从老臣更倾向于进攻,依仗雷霆战车、陷阵营的重甲士、虎豹铁骑与唐军展开决战,只要把唐军打残打痛了,唐王吉利才会老实,帝国才能安心的休养生息。

不过,以田策、温子山等为首的少壮派则极力反对,接连的战事让帝国的各种物资消耗太大了,已经经不起折腾了,一动不如一静,依仗坚城固守,慢慢的消耗唐军的有生力量,等他们打累了,久攻不克,士气低迷,自然会退兵。

而且,就唐帝国目前的情况,一下子出动四十万大军,粮食等物资绝对支撑不了多久,唐王吉利若一意孤行,铁定会把那点家底全都败光,而我方尽可能休养生息,积累战争能量,彼消我长之下,到时候收拾起来更容易多了。

双方都据理力争,李刚很头痛,最后只得派人用八百里加急给李卫送去急件,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