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340章(1 / 2)

加入书签

随后她又摸了摸六丫的脑袋瓜,笑着道,“六丫就叫珍珠,张珍珠,小名就喊珠珠吧。”

她倒没有刻意要让姐妹俩比什么珠与玉的价值,只是单纯觉得‘玉’这个字,很适合性格坚韧又沉静的五丫,而‘珠’这个字,就比较适合性格活泼一些的六丫。

在她心里,她们姐妹俩就是宝贵的珠玉,坚韧名贵的同时,也值得让人呵护珍惜。

“好呀好呀~我就叫珍珠,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夏老师你真的太好了。”张珍珠高兴的拍着手,整个小脸都洋溢着欢喜的笑容。

张珍玉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真挚的再次感谢道,“谢谢夏老师,我也很喜欢这个名字。”

从这一刻开始,她不再是任人践踏的花花草草,更不是满村子都有的赔钱货丫头,她是珍贵的玉,谁也不能随意抹灭自己的光亮。

“你们喜欢就好。”夏柠笑了笑。

不过通过这件事,她在想要不要给没有正经名字的同学都统一取个新名字?现在孩子们还小或许还不觉得有什么,可随着逐渐长大,就能明白一个名字的重要性了。

这可是给人的第一印象。

而村里人喊女娃基本都是什么丫,要么就是花草,而男孩不是叫牛蛋就是狗蛋的,几乎都是重叠的名字。

好在白云村没有满村子的招娣、来弟之类的名字,虽然有那么两三个相似的名字,但都是成年的大人了,至少她目前接收的学生当中并没有这样的名字。

相比丫头跟花草类的贱名,明显招娣来弟这样的名字更膈应,不仅让女人沦为男人的附属品,还成为了一个没有自我的寄托品。

实在太可悲了。

如今这个封建时代本质上是趋于文雅的,像招娣来弟这样直白的名字,以古人内敛,羞于表达的性子,又怎会取这般直白的名字?

就是有这个心思,也不好意思表达出来。

而像招娣这类的名字,倒是在她所在的华国五六十年代比较盛行,那时候文化气息没那么浓厚,大家在取名上也相对比较随意,完全是按心意来。

不过,她相信随着基地一步步的完善起来后,大家的某些观念必然也会随之改变。

而现在就从改名字开始吧!

于是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夏柠在征询了学生们的意见后,就为他们取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名字。

其中李石头取名李毅,这个坚毅倒是与他硬邦邦的石头相似的含义,而胡二丫依着她姐姐胡美丽的名字,顺着取了一个美月,希望她往后能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辉。

而其他同学,夏柠也认认真真的取了一个饱含祝福的名字。

焦虑

得了新名字,全班同学都十分高兴,一下课就迫不及待的跑回家跟家人‘炫耀’自己的新名字了,更是听得家长们一阵乐呵。

对于夏柠的这个举动,村里人只有举双手赞成及感激的份,根本不会觉得让外人给自家孩子取名有什么不对。

在他们看来,自家孩子能得老师亲自取的名字,那绝对是一件很光荣的好事情。

再说了,夏柠本就在白云村众人的心里有着非常重要且神圣的地位,能被她取名字,完全是自家孩子的福气。

取名字热潮在村里持续了好几天,自此开始,村里就开始时兴直呼大名的习惯了。

“李家兴。”

“李万里。”

“张荣。”

“王春燕。”

“李秀秀。”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白云村再也没有什么丫头、花草、牛蛋狗剩之类的名字,直至很长的岁月,这个习惯也没有改变过,甚至已经形成了基地的一种习俗规定。

十一月底。

天气骤然降温,迅速进入了冬季,特别是早晚温差比较大,让白云村的众人不得不套上厚厚的外衣。

而这个时候,就能明显看出各家的经济状况了,家里条件稍微好一些的穿着棉袄,哪怕那袄子缝着不少的补丁,看着又破又旧,但在村民眼里,那仍然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至于条件差点的村民,穿的则是用麻葛之类织成的衣物,多套着几层多少也能抵御点严寒,当然村里也不乏极度贫困的家庭,全家共享着一两件冬衣。

气温的降低,也让施工队的速度相对减缓了一些,不过倒没有影响到施工的进度,一切都在有序的进行。

到现在,村里已经有一大半的人家住进了新房,而菜地里种着的蔬菜也陆续被收割,端上了各家的饭桌上。

至于粮食地里的冬麦与土豆?在经过一个半月的生长,如今已经拔高了一大截,长势十分喜人,一大片绿油油的秧苗,看的村里人充满了希望。

“哎~”

许婉清望着村口的方向,不知叹了多少次的气,眼神更是透露出浓浓的忧色。

这段时间她是茶饭不思,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整个精神那是肉眼可见的颓丧起来,有的时候跟她说着说着,她人直接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