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717章(1 / 2)

加入书签

很快,三只炉子就烧了起来,刘大娘亲自过来帮烧炉子,忙个不停。

乐善还提了半桶水过来,目光晶亮地望望林小福、又望望方长学。

他不知道赵二媳妇为何会医术,但他认得仁安医馆的郎中。

林小福则报了配方,方长学就开始捡药,先放在药钵和药罐中浸泡,等火炉烧着烧稳了,这才先将药钵放到炉上。

“乐心,你盯着火,用中火先烧着。”林小福叮嘱好奇跑过来的小姑娘。

袁乐心连忙答应了,就蹲在那只中号炉前,认真地盯着,还确认了一下身旁放着的柴可够用,又喊哥哥再抱一些过来。

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有娘、爹又是那样的穷人家,这对小兄妹都早早懂事,干活十分乖巧懂事。

那刘大娘虽然先前骂过袁老汉,但对孙子孙女却十分和颜悦色,连乐心都没有挨过骂,看着十分亲昵。

林小福在一旁默默看了会儿,心中有些感慨,过了会儿,便让方长学将药罐也放到小炉上。

没有沙刻计时,他们只能凭经验来拿捏火候了。

安排妥当,林小福没什么事儿了,想了想,又回去屋中桌旁坐下,提起笔醮了未用完的墨汁,就在剩下的白纸上开始罗列药铺也需要的装备。

药铺不只是卖药材,也应该有些煎药、制药的工具,甚至可以提供一些让客人方便煎药当场服下、药汤泡脚的装备。

于是像刚才的那三套装备,可以加以十倍准备,再增加药秤、捡药等工具多套。

又有矮地炉、炉架、漏眼药缸等。

像咱们

有些寒症可以通过药汤泡脚的方式来治,有些风湿则可以用药熏、热蒸的方式,这时候就需要用到矮地炉、炉架和漏泥药缸了。

这矮地炉是个大号泥炉,只不过像火盆一样,大而矮,都没有小号泥炉高,所以叫矮地炉。

这种矮地炉只能烧火炭,再搁上同样矮圆的药缸,里面搁着药材添水直接上火烧热。

蒸汽通过漏眼盖儿往上冒出来,却被炉架和炉被罩在一定空间里,用来熏治病腿,一次一柱香时间,可连熏三次,每天早晚各熏一回,自有疗效。

林小福很快写了一长串要用到的东西,赵子诚走过来看了看,低声问:“这不是医馆的东西吗。”

“药铺也可以呀,咱们按方抓药,也可以提供客人用药的方便嘛,比如那些出门在外的客人,客栈里条件有限,就可以在咱们这里把药煎了直接喝。”

林小福笑着解释。

“那咱们是需要一些伙计帮着煎药干活的。”赵子诚在桌旁坐下,不禁打算起来,“像咱们。”

“像咱们”只是三个字,没头没脑的,但林小福却听得懂,笑着点了点头,嘀咕道:“可不就是嘛。”

他们是药材的实际主人,但别人不知道呀,大家只知道他们如今是跟着师父做药材买卖,平时就在药材里帮着干活。

那干什么活儿呢?

有了这些琐事需要人手,他们在这药铺里的存在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铺子里留两个伙计负责抓药、再请个帐房收钱,师父这个掌柜都无需时时在铺子里守着。

而捡药、煎药的人不用呆在铺子里,侧院、后院里都可以呆着,更是自由方便。

大约想到一块儿去了,林小福抬头与赵子诚相视一笑,却是什么也没说。

林小福终于写完,一抬头就看到胡郎中也坐在桌旁,不由微笑问道:“看完啦,要写病例么?”

“要的,袁兄弟这是久伤成病,若在当年得到及时治疗到无大碍,可如今要枯木逢春,可要奇方,若能治好,乃是杏林大事。”

胡郎中点了点头,也笑道,只是笑容里更多的是感慨。

这样的病人若能治好,于病人一家也是大事啊。

若是以往,这样直白的话,他断然不会当着病人的面儿说,但如今高人在此,自是有一句便说一句。

因为他相信,高人既然决定要治,也没显露出为难,那就是能治,既是能治,又何需顾虑?

病人知道后,也能更积极配合治疗,是好事。

“嗯,你们以前有断骨续接之法,现在也有枯木逢春之法,只是眼下我们药铺需要这些小物件儿,你们都在哪儿进的货,可以给我们家伙计指点指点么?”

林小福却是笑了笑,将两张清单递给胡郎中过目。

“这是小事儿,福安就有卖的,回头让伙计照单去买就是。”胡郎中扫了一眼,便将清单放下,不在意地道。

林小福便让胡郎中把病例写出来,她拉着赵子诚却是告辞了袁义为和袁老汉父子。

西边的宅子

“我们还有事去办,袁大哥不必忧虑,这病就听仁安的郎中安排便可。”

林小福在赵子诚抱拳告辞时,连忙提醒了一声。

“多谢、你们。”

袁义为并不是糊涂人,他已感觉到了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