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407节(1 / 2)

加入书签

可自从看了纪元的会试文章之后,那份复杂就收了些。

那样的题目,那样的想法,却还能答得有风骨,这样的考生不得第一才奇怪。

祭酒今年五十多,看向纪元的时候不由多了些慈爱,笑着道:“会试录也快做好了,等你们今日回去,要不然顺便拿回去。”

这便是让翰林院来审了,同样也是拉近关系。

纪元笑:“那可巧了,咱们不用再跑一趟。”

身后的谢榜眼跟宋探花一惊。

《会试录》已经修好了?!

那他们也能看到纪元的文章了!?

甚至回去的路上都能看!

怎么办,好期待啊。

他们俩还在走神,纪元那边则跟祭酒一起,带着前来的国子监学生们祭拜先贤。

拜过之后,众人回神。

状元,要讲学了。

马上便是巳时正刻,等状元去了讲经台,三年一次的状元讲学便要开始。

之前就罢了。

那些状元大多三十多,稍微年轻的也二十五朝上。

今年的状元,不到十五?

他来讲?

突然有种不信任感怎么办。

大家现在看到的,也就是他殿试文章,乡试文章都少有人读。

如果他水平不够,岂不是很尴尬?

还有些国子监学生,已经做好提出刁钻问题的准备。

纪元一边跟祭酒,司业闲聊,一边笑着安慰:“没事,该问什么就问,若下官不会的问题,咱们一起探讨。”

旁的不说,单这个态度,已经让祭酒喜欢了。

这学生,当初要在国子监读书就好了。

现在?

现在肯定不成。

人家都能来讲学了!

巳时正刻,早上十点钟,纪元站在讲经台上。

已经有无数国子监学生在下面等着了。

学生们穿着国子监青色公服,纪元则是一身红衣,远远看着竟然像是绿叶衬红花一般。

这也没错,今日的中心点,就是纪元。

所有人落座。

左右典籍也为状元郎捏把汗。

普通人看着下面千余学生,大概就要紧张了吧?

纪状元,他可以吗?

纪元站在讲经台的最高处,笑着看向众人,一眼扫过去,都是一张张面对他的脸庞。

大家的情绪不一,却能尽收眼底。

紧张吗?

或许有吧。

但他准备的发言稿还是要讲的。

纪元并不看稿子,他记忆力本就不错,这又是他自己写的,面对千余人,同样能侃侃而谈。

“天下之治乱系人才,人才知邪正关学校。”

天下的兴衰关乎人才,而人才是好坏,跟学校有关。

“天齐国百年建学,道在明伦,千圣传心。”

纪元语气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咬字清晰,声音亮而不尖,听着让人十分舒服。

而他的开篇,便在说学校的重要性,说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天齐国朝廷兴建学校等等。

从上古夏商讲起,再到如今学校的演变,最后借古喻今,一层层地推陈出新。

此话倒像是他在殿试文章的延续。

但要比当时说得更为细致,更为明了。

纪元用词从不晦涩,力保所有人都能懂。

最后又讲天生我材必有用,又说广播圣学,再讲道明心圣。

让祭酒诧异的事,纪元不讲科举的好处,只讲自己读书的心得。

而真正快结束的时候,纪元最后道:“率性,修道,诚心,正意,崇志,广业。”

“我之读书,不过以此为尚。”

状元从学校建立的原因,再到读书的原因,到读书的好处,之后讲了自己读书的心得。

竟然是少了大谈科举,也没有自夸自己的成绩。

只是实实在在地,分享了自己对读书的看法。

这倒确实是讲学了。

两刻钟,半个小时的讲学,纪元一字不差,说话有理有据,在场不少人都听得入神。

听状元讲完读书心得,他们不少人好像换了个想法。

原来状元读书,没有一心想着科举,是真真正正在修学的。

里面还穿插了很多小故事。

比如他读书的时候,每日写大字,总觉得大字那么多,是不是一辈子都学不完。

还有头一次读四书五经,觉得自己已经不认识字了,明明字在书上,眼睛已经飘忽了。

读书?

什么读书?

他根本看不懂啊。

但慢慢读下去,才能真正读到趣味。

这些事情仿佛是国子监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一般,听的人又想哭又想笑。

纪元讲完,场内掌声雷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