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277节(1 / 2)

加入书签

但被周家大少爷亲自宴请的润笔先生,必然不得了。

那会是谁?

他一定要弄清楚。

“去,打听打听,周家大少爷今日在如温楼请的是谁?”岳家大少压低声音对消息道。

这几年里,周家一直压了岳家一头,官府出版的书籍,也多找他们,所以在行会里稳坐了第一的交椅。

岳家能服这个?

好一通运作,终于搭上府学掌印教官的关系,得到了《童试录》的印刷资格。

想着靠卖《童试录》的机会,放了消息让小作坊印出补遗,还能弥补一下疏通关系的亏空。

没想到也被拆穿了,实在让人生气。

反观周家,《乡试录》稳稳到手,童试录补遗也被他们出版。

就连前段时间的诗词格律都不错,那字实在漂亮。

怎么好事都让他们家给占了。

很快,消息打听到了。

周家大少爷请的是纪元?

而想要抄不入流书籍的人,竟然是纪元的好友同窗?

岳家大少失望,要是纪元就好了,如果纪元想抄,说不定能从中作梗。

不对,纪元也没抄,根本没有把柄。

什么蔡丰岚?

有个屁用。

对他使绊子很没意思。

当然了,此事七弯八绕的,也能让纪元脱层皮,但没必要。

这人是他那个便宜弟弟岳昌的心魔,留着挺好的。

现在对他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让岳家超过周家。

只要自己能帮岳家成为第一,他爹就不会考虑其他人管理岳家书坊。

下面一群弟弟等着超过他,他必须竭尽全力。

蔡丰岚碰到那个王二之后,一直没有后续,他彻底放下心。

最近要收拾东西回栖岩寺了。

李锦这边院子不大,冬日在他书坊也够打扰的了。

而且栖岩寺安静得很,读书很合适。

二月初六,在白和尚回来之前,纪元他们又回了栖岩寺禅房。

这里的和尚们也欢迎他们,帮着收拾了东西。

纪元他们又交了接下来半年的食宿钱,新一年的学习生活又要开始了。

白和尚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初六,他回来还道:“今年雪下的大,我路上都走了五六天。”

白和尚的寺庙距离府城还算近的,平日一两日都能到。

这次却走了五六天,确实耽搁很久。

幸好纪元他们没有回去,否则一来一回,不知道要耽误多少事。

大家重新收拾了房间,只等着开学了。

二月初九开学。

最让人挂心的,自然是岁考成绩。

不过听武营他们讲,一般来说,要到十五左右,卷子才能评出来。

而且府学的看卷子有些不同。

府学五百八十多学生,如果想要全都仔细查看,肯定是不行的。

一般来说,夫子们会把每个堂前十名的文章挑出来。

特别是新来的学生们,比如纪元,白和尚,蔡丰岚,李锦,还有岳昌等人,肯定是在里面的。

这些人的文章拿出来仔细看,如果可以,直接送到第一堂或者第二堂。

今年还好点,乡试过后,前二,前三堂的学生走了不少,有的考走了,有的退学了。

每个地方都有名额空缺,直接把纪元他们补进去即可。

剩下不被关注的学生,文章随便看看就行。

等于说,被重点关注的学生们,几率反而更大,因为他们会被单独列出。

那些学习还可以,但却不是很突出的,就看夫子当时的心情了。

用武营的话来说:“府学,除了前三堂之外,其他人基本都被放养。”

这算一个并不明显的规则。

只有在府学待时间长的人,才能摸透。

为什么?

因为科举艰难。

太艰难了。

府学五百多学生,真的没指望都考上举人,只要把最拔尖的选出来即可。

最拔尖的选出来,着重培养,也能提高效率。

反正每年童试进来的学生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

“也就是说,我们几个不出意外,最次也能去第三堂?”李锦放下手里的书,还觉得有些意外。

大家之前都以为,岁考会决定他们去哪个学堂。

现在却说,其实在他们进学府学之后,事情基本就定了。

岁考当然要好好考,但也没有那么重要?

像纪元,板上钉钉地去第一堂,几乎都不用想。

武营之前没讲,是以为他们知道。

李勋没讲,纯粹明白,让大家知道这些事不算太好。

毕竟,知道自己一定会成功。

那还会那么吃苦努力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