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1 / 2)
真是太好了!
乔主任压根就不用担心到了新地方不适应,或是会不会被排挤之类的,他人一到就忙了起来。
后勤的工作他是做惯了的,区别只在于一个是厂,一个是研究所。实际上机床厂足有上万人,论规模、论事务的繁琐程度,可比研究所复杂多了。
将研究所的工作交给他,就一个词儿——驾轻就熟。
工作上,各实验室有什么需求,他都是能满足的尽量满足。若是东西有限,他便会根据各实验室事情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派。
申请费用等等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叙述这个,说明那个,直接交给他,他有不懂的,会问申请小组,有时候也会问问孟秋的意见。
有些仪器设备只是短期使用,没有必要购买,他就会和孟秋商量,看能不能找其他单位借用或是租用。
总之该花的钱,花!但是一分一厘都不浪费!
生活上,新任乔副所更是把大家照顾得无微不至。
天气热,纵然是在山里,但周边没有树木遮挡,房屋被晒得滚烫,屋里一股热浪。
乔副所偶然去过一次实验室,转头便联系朋友低价采购了一批电风扇,给每个实验室都配备了一台。
光有风扇还不行,乔副所还让人搬了冰块过去,用个桶装着,摆在电风扇前面,吹出来得都是冷风,凉飕飕的。
后勤部门的办公室也用上了,他将三个部门挪到了一起,大热天暂时在一起办公,用两台风扇,多放几盆冰,屋里一股凉气。
乔副所还和附近的生产队联系上了,以单位的名义,向他们采购农副产品,诸如鸡鸭鱼、鸡蛋鸭蛋、各种蔬菜……
以前919所的日常所需都是和供销社采购的,乔副所只用了不到一半的钱,就采购到了比以前更加丰富多样的物资。
连食堂的师傅们听了报价,都忍不住竖大拇指:“乔副所可真是这个!”
送东西来的生活部的人哈哈笑:“这只是第一批,以后每半个月咱们过去拉一次。乔副所跟人家谈的,说要是以次充好,咱们以后就去其他生产队采购,对方连连保证,一定挑最好的给咱们!”
食堂师傅拿了两个鸡蛋看看,点点头:“就这个头,肯定是挑大的。”
“对了,”生活部的同志拿过来一包东西,“这是绿豆,今儿在一户社员家看见的,难得还有绿豆。乔副所说秋老虎厉害,最近给大家熬点绿豆汤喝。”
“好嘞!”
这天下午,实验室外搬来了两桶绿豆汤,还是冰过的,冒着凉气。
一人一碗喝下去,心里那点躁火瞬间熄灭了,浑身舒畅!
大家忍不住道:“这真办实事,还是假办实事,就是不一样!”
可不是嘛,以前宋副所在的时候,说的比唱的好听,总说办了这个,办了那个。
那时候没有对比,有的人还真被他糊弄了,觉得宋副所也挺辛苦的。
乔副所来了之后,他们才发现,宋副所辛苦啥呀?都辛苦在嘴上了!
就说绿豆汤吧,以前别说绿豆汤了,凉白开都没有,只会叫他们开会,开会,开会。
孟秋端着一碗绿豆汤慢慢地喝着,对旁边的乔副所挤眉弄眼,示意他听大家的夸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乔副所摆手:“不值一提,就是些小事,你们做的才是大事。”
来之前,他并不知道这个研究所在进行什么项目,来之后,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隐隐猜到了什么。
他虽然只负责后勤工作,对研究,奉行一个原则,不懂就不插手,但一些事情还是要经过他的手。
刚知道时,乔副所的心情是激动的。若真的像他猜的那样,好在他来了,要不然错过这样的项目,以后知道了,得抱憾终身!
孟秋道:“不,后勤工作可不是小事。”
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乔副所的到来像是给一台机器上了润滑油,一切都更加顺畅了。
这才是她熟悉的研究所。
孟秋看着眼前的一切,身心愉悦,将杂事都交给乔副所,转身投入进实验中。
好事成双,没有人拖后腿,没有人使绊子,孟秋全身心放在研究上,核心技术终于突破了!
她明白了,明白是什么原理了。
在系统实验室中,孟秋终于将地震预测装置的核心部位了解清楚。
地震预测装置听起来似乎只是一件小东西,实际上,整个预测装置是一个庞然大物,分为测算中心、控制中心、辅助机器等等等等。
以人类比,控制中心就像大脑,是预测装置中最关键的部位,也是最复杂的部位。
在系统实验室中已经将其分析透彻,害怕在现实中没有思路吗?
孟秋摩拳擦掌,信心满满。
919所当初选址在这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有地下实验室。控制中心的研制就在地下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