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谈宗教(1 / 3)

加入书签

中国人文学者尽心于人生真目的之探讨。为学术界放一异彩,他们会悟了人生的真意义,因完全置神学的幻象于不顾。常有人询问我们的伟大人文学者孔子以死的重要问题时,孔子的答覆是:“未知生,焉知死。”有一次,一位美国长老会牧师跟著者追根究蒂讨论生死问题之重要性,引证至天文学原理,谓太阳在逐渐丧失其精力,或许再隔几百年,生命在地球便将消灭。

牧师因问我:“那你还承认不承认生死问题到底是重要的?”我率直地告诉他,我未为所动;倘使人类生命还有五十万年可以延续,那已很足以适应实践目的之需要而有余,至其余则都属于不必要的玄学者的杞忧,任何人的生命,如欲生活五十万年而犹不感满足,这是不合理,而且非东方人士所能了解的。这位长老会牧师的杞忧,是条顿民族的特性。而我的不关心的淡漠态度是中华民族的特性。中国人是以便不易皈依基督教,即使信仰基督教,多为教友会(akers)式之教徒(教友会为意大利人乔治福克斯所创之宗派,系主张不抵抗主义者。)因为这一派是基督教中唯一可为中国人所了解之一种,基督教义如当作生活方法看,可以感动中国人,但是基督教的教条和教理,将为孔教所击得粉碎,非由于孔教逻辑之优越,却由于孔教之普通感性的势力。佛教输入中国,当其被智识阶级所吸收,其宗教本身,只形成一种心意摄生法,此外便了无意义。宋代理学的本质便是如此。

这却是为甚么缘故?因为中国的人生理想具有某种程度的顽固特性。中国的绘画或诗歌里头,容或有拟想幻象的存在,但在伦理学中,绝对没有非现实的拟想的成分。就是在绘画和诗歌中,仍富于纯粹而恳挚的爱悦寻常生活的显著征象,而幻想之作用,乃所以在此世俗的生活上笼罩一层优美的迷人薄幕,非真图逃遁此俗世也。无疑地,中国人爱好此生命,爱好此尘世,无意舍弃此现实的生命而追求渺茫的天堂。他们爱悦此生命,虽比生命是如此惨愁,却又如此美丽,在这个生命中,快乐的时刻是无尚的瑰宝,因为它是不肯久留的过客。他们爱悦此生命,此生命为一纷扰纠结之生命,上则为君王,下则为乞丐,或为盗贼,或为僧尼。其居常则养生送死,嫁娶疾病,晨曦晚霞,烟雨明月,胜时佳节,酒肆茶察,翻云覆雨,变幻莫测,劳形役性,不得安息。

就是这些日常生活的琐屑详情,中国小说家常无厌地乐于描写,这些详情是那么真实,那么合乎人情,那么意味深长,我们人类,谁都受了它们的感动。那不是一个闷热的下午吗?那时阖家自女主人以至佣仆个个沉浸在睡乡里了,黛玉却独个儿坐在珠帘的后面,不是听得那鹦哥呼唤着主人的名字么?又不是八月十五吗?那是一个不可忘的中秋佳节,姐儿们和宝哥哥又挤拢在一起,一边儿持螯对酌,一边儿做诗了,起了劲儿,你我揄揶一阵子,狂笑一阵子;多么快乐,多么醉人啊!但是这样美满的幸福总难得长久,中国有句俗谚,叫做月圆易缺,花好易残,又多么扫兴啊!或则那不是一对几天真的新夫妇,在一个月夜第一次别后重逢吗?他们俩坐在小池的旁边。默祷着花好月圆的幸福,可是一会儿黑云罩上了月儿,远远里听得好像隐隐约约有什么嘈杂声,好像一只漫步的鸭子被一条暗伺的野狼追逐着的逃遁声。

第二天,这年轻的妻子压不住混身发抖,她不是患起高度的寒热病来了吗?

人生的这样犀利动人的美丽是值得用最通俗的笔墨记载的。这个尘俗的人生之表现于文学,从不嫌其太切实也不嫌其太庸俗的。一切中国小说之特点,为不厌求详的列举琐碎家常。或则一个家宴中的各色菜肴,或则一个旅客在客舍进膳的形形色色,甚至接着描写他的腹痛。因而趋赴空旷地段去如厕的情形,空地固为中国人的天然厕所。中国小说家是这样描写着,中国的男女是这样生活着,这个生命是太充实了,它不复有余地以容纳不灭的神的思想了。

中国人生理想之现实主义与其着重现世的特性源于孔氏之学说,孔教精神的不同于基督教精神者即为现世的,与生而为尘俗的。基督可以说是浪漫主义者,而孔子为现实主义者,基督是玄妙哲学家,而孔子为一实验哲学家;基督为一慈悲的仁人,而孔子为一人文主义者,从这两大哲学家的个性,我们可以明了希伯来宗教与诗,和中国的现实思想及普通感性二者对照的根本不同性。孔子学说,干脆他说,不是宗教,它有一种对待人生与宇宙的思想,接近于宗教而本身不是宗教。世界上有这样的伟人,他们不大感兴奋于未来的人生或生命不灭,或所谓神灵的世界等等问题。这样典型的哲学决不能满足日耳曼民族,因亦不能满足希伯来,可是它满足了中华民族——一般地讲,我们在下面将讲到。就是中华民族也不能感到充分满足,可是它的缺憾却给道教佛教的超自然精神弥补上了。但是此种超自然精神在中国好像一般地与人生的理想有一种隔阂而不能融和,他们只算是一些精神上的搭头戏,所以调剂人生,使之较为可忍受而已。

孔子学说之人文主义的本质可谓十足纯粹的,虽后来许多次一等的人物,文人或武将,被后人上了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