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第61节(2 / 4)

加入书签

实在太难。真正从贫家走出来的,无一不是天赋异禀之辈。心性毅力,都不是富家子弟可比的。

萧景曜这种小富之家,勉强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萧家倒是不缺钱,但萧景曜有钱也买不到一些书。要不然,萧景曜怎么还要苦哈哈地去抄书呢?

实在是现在市面上卖的书的种类根本不多。

公孙家的藏书,萧景曜抬眼扫过去,顿时眼神大亮。好多书他都没看过!

公孙瑾毫不意外萧景曜会有这般表现。或者说,每个读书人来到这里,都会像萧景曜这般眼神大亮,仿佛遇到了宝山。

公孙瑾也以自家的藏书为傲,没点底蕴,世家还如何称世家呢?

虽然现在大多世家已经覆灭,少部分留下来的,也不复往日荣光。但公孙家这种历经几朝几代,还能出一大堆帝师的显赫家族,显然是世家中的翘楚。

公孙瑾对萧景曜十分大方,“你的文章多有巧思,有些举措便是放在朝堂上,也会让百官拍手叫好。不过你的一些想法太过天马行空,可以再多看看这类治理灾情的书籍。汲取前人的智慧,再结合你自己的想法,才是上策。”

这哪是让萧景曜来看书的啊,分明是给萧景曜进行针对性训练,再来拔高他的杂文和策问水平的。

公孙家祖上出过的人才太多,虽然现在被打趣说是帝师家族,但公孙家其实也出过将一方治理得蒸蒸日上的地方大员。

他们采取的治灾救灾的办法,怎么根据地形地势因势利导,怎么安抚民心,怎么给朝廷打报告,以及怎样处理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怎样平衡地方衙门和军队之间的关系……公孙家的先人晚年时,把自己的为官经验编写成书,和家中藏书一起留给子孙后人。只要这些东西在,哪怕时局动荡,天下大乱,公孙家族人不得不避祸,或是有人在朝政中落入下风,给人把柄连累全族。只要还有族人在,只要还有这些藏书在,无论公孙家如何落魄,只要后代中能出一个脑子灵光的,必定会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

这才是诗书传家,世代不移的关键。

公孙瑾当然没把祖先们留下的东西放在这间可以用来接待外人的书房里,但就是这间书房的东西,都足够萧景曜受益终身。

除了诸子百家的经史典籍之外,还有医书农书匠人集兵书卜筮星图等等,范围之广,几乎涵盖了大齐各行各业。萧景曜甚至还看到基本饮食点评书,也不知是哪位贪嘴的先人留下的。

萧景曜忍不住想起来和自己保持着书信往来的那几位工科大佬,还有对星象情有独钟的唐振源,心头更是一阵火热。

要是他们见到这些书,怕是就跟老鼠掉进米缸了一般,美得晕乎乎,不知今夕是何年。

萧景曜不由开始思考起来,公孙家有理工科大佬的可能性。

书房这么多专业书,公孙家但凡有一个对数理化感兴趣的人才,有这些知识打底,想必现在的成就比其他迷迷糊糊自己摸索的人要高一些。他少走了多少弯路啊!

这么想着,萧景曜便试探地开口问公孙瑾,“大人,学生瞧见这里有许多格物方面的书,倒是想到有几个书信来往的好友,他们一心沉溺在算理机械之中,干着一些在外人眼里,算是匠人的活计。有一位正在尝试改进水力纺车,改了好几年,最近来信中说是已经有了眉目,再改几次,就能让水力纺车以更小的水力,带动纺车高速运转,从而织出更多的布。如此看来,格物算理之学用好了,也能为百姓带来许多便利。”

公孙瑾眉头微扬,轻笑着点头道:“确实如此。这几人倒是与我家里一位后辈志趣相投。那小子也是从小就喜欢这些杂书,没少挨他爹的训。”

萧景曜的眼神更亮了,“大人家也有这样的晚辈吗?”

“当然有,我那个不争气的弟弟没少他儿子不务正业。”公孙瑾又是一笑,“不过那孩子主意大,自己跑去江南那边,说是找到了志同道合之人,等他做出了成就再回家让他爹看看。”

古代版为了梦想离家出走哇。萧景曜顿时心生敬意。

公孙瑾又笑着瞥了萧景曜一眼,“怎么?打上我家这些书的主意了?”

萧景曜有些尴尬,“学生只是想起那几位友人,他们若是见了这些书,定然会兴奋不已,甚至废寝忘食,昼夜研读这些书。”

“公孙家也不是敝帚自珍的家族。你说的那几人,若是我没猜错,怕是也同我那个侄儿有些来往。一心钻研算理格物的读书人不多,彼此间都有书信往来。这些书,那小子早就抄了几份,也不知给了多少人。”

萧景曜不禁有些羞愧,“是学生狭隘了。”

“无妨。”公孙瑾不在意地摆摆手,“一般人家的藏书,外借都不易,你有所顾忌也正常。我们公孙家也有不外借的书,这些书在家族看来都是小道,传出去也无碍。”

萧景曜对着公孙瑾拱了拱手,以示自己的敬佩,心里则在想,不知公孙瑾这位离经叛道的侄子,是不是真的同那几位大佬有联系,下回写信可以问一问这事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