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七十年代梨园小花旦 第33节(2 / 3)

加入书签

当然,这件事只能从长计议。因为第二天,王支书这个大家长,不仅在大队会议上公布了叶龄仙和程殊墨的婚事,还热心肠地帮他们选定了最近的黄道吉日。

婚礼定在六月六,叶龄仙当时就急了,“还不到十天?太赶了!”

队员们大笑起来。

侯学超大声说,“叶仙女儿,你觉得太赶,我们程哥可等不及了!”

程殊墨给了猴子一记眼刀,却管不住村民起起哄,“对,我们也急着喝喜酒!”

“去去去,挣工分不咋地,喝酒倒是跑得快!”最后还是王大婶、刘主任站出来说,把这帮人闹了回去。

不过村民们闹归闹,也没把知青当外人。六月初,夏收刚结束,老树湾的小麦产量又创了新高,人人心情舒畅。大队难得办喜事,每个人乐意出力。

结婚的房子选定后,男同志有人主动打扫卫生,有人上山砍树,帮忙添置家具。就连食堂的大师傅也带着徒弟,来为他们搭灶台,建新厨房。

至于女同志,她们心灵手巧,能帮的忙就更多了。

朱红霜带着几个女知青,每天下了工,都会去帮忙剪囍字,布置新房。

王大婶和刘主任则喊了一帮大媳妇,拿起针线,忙着给叶龄仙缝嫁衣,做铺盖。

程殊墨和那帮男知青,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竟然通过公社的国营饭店,弄到了十几箱上好的高粱酒,还提前订购了近百条黄河大鲤鱼。这下,大伙的热情更高涨,干活也更卖力了。

结婚不能穿红裙唐装,还是以绿军装为主。不过,老树湾巧手媳妇多,人多力量大,短短几天时间,两套崭新的绿军装就做好了。

红绸布虽然没做成喜服,但王大婶裁下一大块,给叶龄仙做了一个喜庆的红盖头。她还拿出刺绣绝活,绣了鸳鸯戏水,并蒂莲开,全都绣得活灵活现。

但是就因为这顶盖头,六月六婚礼这天,叶龄仙全程被蒙在一片红云里,什么也看不见了。

她听见一大早,唢呐和锣鼓就热热闹闹地响起。

她还听见,外面有人喊“新郎官来迎亲了”,朱红霜和女知青们却堵着宿舍门,非要让吴俊和猴子一边做十八般武艺,一边唱《知青之歌》,把他们累得脸红脖子粗,这才解气地打开门,应允道,“程殊墨同志,现在你可以给新娘子穿鞋,把她娶回家了!”

紧接着,叶龄仙感觉到一双有力的大手,握住了她的芊芊玉足。新娘子的脸,顿时比眼前的盖头还红。

天气本来就热,热闹和喜庆刺激着感官,让她忍不住晕眩。

后来,不知是公社哪位领导,也来参加婚礼,派了小轿车把程殊墨和叶龄仙送到婚房,还做了证婚人念了祝词。

进大门的时候,按照当地的习俗,王大婶还放了个火盆,挡在路中间。

叶龄仙晕晕乎乎,犹豫着先抬哪只脚,下意识想自揭盖头,看得更清楚一点。

她手臂还没摸到盖头一角,就被身边的新郎官打横抱起,一个大步跨了过去。

看热闹的人群又是一阵骚动,大家都笑,“这新郎官也太心疼新娘子了吧!”

程殊墨不管别人,只轻声警告怀里的小姑娘,“老实一点,别乱动。”

叶龄仙心里一激灵,再反应过来时,已经被他抱进了洞房。

紧接着,她眼前一花,红彤彤的盖头被人揭下。程殊墨半蹲在床边,直直盯着他的小新娘,一双眼眸柔情似水,灿若星辰。

叶龄仙有点害羞。她知道,自己今天一大早,就被王大婶、刘主任叫起来,画了具有当地特色审美的新娘妆。脸上红红绿绿的,一定不怎么好看。

可是,男人炙热的眼神,却让她觉得,自己就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新娘。

“仙儿,我可算把你娶回来了!”

程殊墨刚刚喝了酒,连儿化音都带着微醺的韵味。很普通的昵称,却被他念得氤氲多情。

“程大哥……”

叶龄仙刚开口,几个婆子媳妇儿就后脚跟进来,笑着埋怨,“哎呀,新郎官怎么猴急猴急的?快去,前院一堆大老爷们儿,等着你敬酒呢!”

她们不由分说,把程殊墨推了出去。

叶龄仙哭笑不得。不过,也得益于这帮“娘子军”,外面一堆想看新娘、闹洞房的半大小子,愣是一个也没进来。

直到华灯初上,宾客们陆续回去,小院渐渐安静下来,叶龄仙才敢放松下来。她站起身,欣赏这第一个真正属于她和程殊墨的共同的家。

这里虽然只有两间房,但是每一间都很宽敞。墙壁刚刷过,干净得一尘不染。家具和床也都是新打的,带着原始木材的松油香。

桌子上不仅有梳妆镜,还摆着一副化妆盒,叶龄仙打开,里面香皂、雪花膏、洗发膏一样都不少,甚至还有一只胭脂色的口红。

叶龄仙想起他那一句“交给我来办”,却没有想到,他会这样细心,连这些女孩子专用的小东西都能备齐。

不过,当她从镜子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