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shuwu.com

106岁岁年年人不同(2 / 2)

加入书签

粮谷!”

魏畅是赵郡本地人,对赵郡的感情比刘衡深,对王芬传檄要粮之令尤是充满抵触,他愤慨地说道:“今春二月,朝廷下诏,税天下田,亩十钱;而今郡里夏收方过,方伯又传檄要粮十五万石,这样下去,民不堪负重,早晚会再起乱事的!”

今春二月朝廷下诏税天下田、亩十钱是因为宫城的南宫遭了火灾,洛阳的宫城由南、北两宫组成,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今春二月,南宫火灾,大火烧了半个月,把南宫烧成了白地,中常侍张让和赵忠遂建议今上敛天下田亩税十钱,以重修宫殿。

这道诏书下来时,冀州的饥荒、疫病闹得正凶,流民成群结队、穿郡过县,时局糜烂至此,朝廷不思赈济,却还下诏增税,诚如荀贞之所认为:此真末世之象。

乐彪对此王芬的檄令也很不满,他说道:“我郡今年的收成虽还不错,可又要养郡兵,又要供赵王,又要给大大小小郡县诸级的吏员发俸,又要赈济仍滞留或落户在我郡的流民,却也是仅够自用而已,方伯一张嘴就要十五万石粮,却从哪里给他弄去?”

牢骚也罢,愤慨、不满也好,王芬的檄令既然下来了,为了“冀州大局”,刘衡、魏畅、乐彪也只能想办法把这十五万石粮弄来,所谓的想办法,其实只有一个办法:传文诸县,令诸县长吏再向百姓征粮。

相府的檄令很快传到诸县,诸县的长吏无论情愿不情愿,只有服从,一时间,赵郡全境,五县十余乡,处处可见税吏如狼似虎,处处可闻乡野怨声载道。

等把这十五石粮凑齐,送到州府,已是七月初。

随着七月的来到,刘衡的心情渐渐地好了起来。

七月之后是八月,依汉制,八月是算民之月。

今春时,数万流民涌入赵郡,这些流民有的死於疫病,有的成了饿殍,有的从了贼,有的离散去了它地,还有不少就地落户,入了赵郡的户贯。可以预料,今年的算民,赵郡必会人口大增,而在本朝的官吏考课中,治下户口增加是地方长吏最大的政绩,如前汉名臣黄霸在颖川太守任上时,因为颍川“户口岁增”,“(黄霸)治为天下第一”,遂“征守京兆尹”。

户口增加是最大的政绩,此外,钱谷入出,即财政税赋收入的状况,盗贼多少,即地方治安,这两条也是重要的考课标准。倚仗荀贞之力,赵郡今年在这两方面也都很优秀。

想及今年考课的成绩肯定会很好,说不定明年就可以离开冀州这个多事之地,换一个美郡为太守了,刘衡心花怒放之余,决定好好感谢一下荀贞。

没有荀贞击贼定郡,赵郡就无今日。想想巨鹿、常山、中山、魏诸郡的惨状,刘衡不寒而栗。

适逢七月七日,俗於此日筵奉瓜果以祭牵牛织女,刘衡乃设馔置酒,邀荀贞宴饮。

时当夜至,筵席设於高楼,满座衣冠,上仰月华之光,举杯对饮,直欲乘风飞去,下望相府侍婢莺莺燕燕,拜月庭中,穿针乞巧,试问之:乡野贫馁之民,焉知朱门酒肉之臭?

刘衡兴致很好,举杯笑道:“吾闻前朝孝武皇帝时,七月七日夜,西王母尝乘紫云之辇,沐月华而降,与孝武皇帝会於寻真之台斋,诸卿,今夜之月,不知比之前朝如何?”

席上诸人纷纷出言,或云古今之月无异,或云今月胜於古月。

荀贞独默不出声。

刘衡笑问道:“中尉有何高见?”

荀贞举望明月,喟然叹道:“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嗟乎!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四句七言一出,席上诸人尽皆收声。

刘衡细细品之,从荀贞的这四句诗里品出了伤感惆怅之味,关心地问道:“中尉可是有何心事么?”

“今天上午,贞获悉了一事。”

“何事也?”

“朝廷下诏征还皇甫将军,收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更封都乡侯,二千户。”

——

1,冀州是个富庶的大州,……,然料来几千万亩地总还是有的。

前汉武帝时,全国耕地总面积约四千一百多万亩,平帝时,增加到八亿二千七百余万亩,东汉则常年稳定保持在近七亿亩,约合今四亿八千万市亩。

汉时南方的农业水平不高,这近七亿亩应该很大部分是在黄、淮以北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